有一趟,帶兒子到公園玩耍,看見一位婆婆抱着小孫兒坐在長椅上,指着前面的小狗對孫子說:「嘩!你看前面那隻老虎好漂亮,是不是?」只有兩歲左右的孩子,盯着小狗看了好一會,回頭看着婆婆,一臉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婆婆見狀便嘻哈的笑了。婆婆逗弄孫子玩,也可能她只是想看孫兒懂不懂前面的是「小狗」。可是這方式對一兩歲的小朋友而言,或許會有負面影響。問題並不是小朋友到最後知不知道那一隻是「老虎」或「狗」,而是小朋友對「是非」、「對錯」的觀念是否會很明確。他習慣後,會覺得隨便亂講是好玩,也會模仿說一些錯誤的事來逗弄別人。久而久之,小朋友的性格會變得輕浮,嚴重的更可能會是非不分。
上述事情,我也常碰到。一些朋友、長輩逗弄孩子玩時會說一堆似是而非的事,孩子的反應不論對錯都會引來歡笑。對此,我也只能馬上說別的把話題帶過,再對孩子解釋和引導。總覺得父母對小孩的態度要正面和明確,有些事,馬虎不得,妥協不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龔慈恩,別名公仔,現職兩位寶貝公仔(一男一女)的媽媽及資訊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