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卸責證監會金管局<br>

政府卸責證監會金管局

【本報訊】陳家強昨天被問及政府在雷曼迷債事件上有何角色時,反覆推說有關金融產品銷售問題屬證監會及金管局的責任;高風險產品是否適宜向客戶出售,也由銀行及中介人負責進行評估,直指政府在市場出售那類產品上「無角色」,推卸責任味道甚濃,社民連議員「長毛」梁國雄也指摘他「成日推(搪)」。
陳家強早前向立法會提供的陳述書,已表明政府不會參與證券及期貨業的日常監管工作,只會確保金融監管機構有足夠資源及權力維持市場穩定;其後他回應議員提問時,也不點名指明金融產品的銷售由監管機構負責,相信他們有足夠人力、資源及能力處理,暗示衍生產品的出現應追究兩大監管機構。

議員:政府即係無能

他更自爆08年初知道市場出現相關結構性產品的投訴後,即時向監管當局了解情況,引述當時得到的訊息是投訴不顯著,問題不大,坦言「當時唔感覺到監管機構反映畀我哋聽,話會有問題出現」,似責怪監管機構隱瞞事實,未有及早向他通報問題的嚴重性。
就是這種無能為力,令議員質疑當局究竟對兩大監管機構有何制衡能力。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指就算兩大機構出錯,政府看似無力糾正錯誤,諷指:「政府變咗無兵司令,定係太監式監管,即係無能?」
陳家強席間也不斷指金融市場穩定委員會及金融監管機構經常開會討論金融海嘯問題,惟立法會雷曼小組早前索取會議紀錄卻不果,結果小組昨天引用特權法,要求政府下周二前提交近幾次會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