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寫《屋簷下》,那兩句是「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嗎?一時想不起出處,一般詞典因口傳俗語查不到?奇怪,說了千百年的道理,怎會找不着?請F代查,終在林語堂編著的《實用成語辭典》中得見,大家習非成是,原句為「在人矮簷下,不敢不低頭」。
一看失笑:「以為在他人勢力範圍內,不得不順從妥協已夠慘了──原句更慘:不止『屋簷』,還是『矮簷』;不止『不得』,還是『不敢』。」
足足矮了一大截,心態上怯懦多三分。實每況愈下(另一寫法「每下愈況」,都是下坡路)。
以為夠差誰知還有更差的?人生就是這樣。我們怎料經濟不止於不景而是蕭條?「去年無立錐之地」?「今年錐也無」更欷歔。
台灣老百姓為過去八年在貪腐無恥的阿扁治下,幾乎沒長夜飲泣──近日偵訊光碟「不知如何」曝光了,辜仲諒踢爆阿珍才是垂簾聽政終極喬事的「幕後總統」,阿扁常被她以三字經當面臭罵。這是否扁家為了「他不知情」而設計的戲碼別說了,寶島「話事人」是半身不遂母老虎也真有趣。
窮困的孩子日夜埋怨他從沒新球鞋──直至某天見到一個失去雙腿的人,才知道自己不算太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