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風塵僕僕,昨晚(周五)由南韓抵達北京,展開亞洲四國之行的壓軸大戲。希拉莉之前強調中美關係是重中之重,在經濟危機、全球暖化和北韓核問題等事務,都需要中國通力合作,預料這次訪華將商討中美全面對話的機制。
希拉莉昨晚7時40分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獲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結一到場迎接,在場保安人員高度戒備,希拉莉隨後乘車前往下榻的金茂威斯汀大飯店,飯店方面為她安排24小時貼身管家,她下榻的房間事前也有嚴密保安。她入住在飯店的行政樓,其他客人不會與她共用餐廳,飯店內部的保安工作會由希拉莉隨行保鑣負責。
希拉莉今晨會先與中國外長楊潔篪舉行工作會議,之後參觀燃氣電力公司,下午將分別會晤總理溫家寶和國家主席胡錦濤。她已訪日本、印尼、南韓,中國是她亞洲之旅最後一站。
專家認為,希拉莉這次訪華主要兩個目的,一是新上任國務卿後跟中國打招呼,二是為中美關係合作路線圖制訂框架。她也可能磋商中美領袖互訪日程。
經濟議題成焦點
希拉莉之前發表文章表示,「在本世紀內,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又在上任後首次記者會指美中戰略對話不應只是經濟對話,預計她此行將提出修訂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框架,將區域安全、能源合作、氣候變化和人道主義議題都整合進「全面戰略對話」內。
但在全球金融危機持續下,中美分別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但美國近期指摘北京操控人民幣匯率傾銷,北京指摘美國搞保護主義,都需要調解。
希拉莉1995年以第一夫人身份首次訪華,在世界婦女大會狠批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婦權和人權狀況,被稱作「指摘之旅」。這次她為告別喬治布殊單邊主義外交,展開「傾聽之旅」,但不會迴避人權問題。「天安門母親」運動創始人丁子霖,呼籲希拉莉敦促中國政府解除對異見人士劉曉波的監現居住,並指她1995年拘留獲釋,都要多得希拉莉率80多個政府代表團聯署要求釋放她。
中央社/中新網/美國《華盛頓郵報》
希拉莉訪華預計觸及議題
修訂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框架:設立「全面戰略對話」機制,全面磋商經濟、區域安全、氣候變化和人道主義等議題
經貿:應付金融經濟危機措施,人民幣滙率問題和保護主義爭議
全球暖化:希望中國加入限排溫室氣體行列
北韓核問題:要求中國向北韓領導人施壓,令北韓放棄核武
人權:預計她在見婦女和民間團體代表時,私下談及人權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