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救助業主穩住信心 - 王冠一

國際視野:救助業主穩住信心 - 王冠一

美國總統奧巴馬公佈紓緩強制收樓潮計劃詳情,內容主要是成立750億美元(下同)基金去減輕業主供樓的負擔,當中有500億來自「頭痕資產紓緩計劃」,另外250億則來自兩房,希望能幫助約400萬業主把供樓支出降至低於家庭收入的31%,以鼓勵他們咬緊牙齦留守家園。計入向兩房各增購1000億優先股,整套計劃最終涉資2750億。
奧巴馬表示,所有人都要為樓按危機付出代價,但若果任由危機深化,所需付的代價會更加大。他又保證,計劃幫助的,只會是那些有負責任履行供款責任,財政出現問題卻因樓價跌而未能把物業出售的業主,暗示借貸超出負擔能力的濫用者不會受到保護。奧巴馬重申,今日投放的投資,明日可以為納稅人省下更多金錢,除了財政出現困難的業主外,其鄰居、所屬社群及整體社會均可間接受惠。
金融市場對救樓市方案反應尚可,起碼三大指數周三均接近平收,未有重演國會通過7870億振興經濟方案,以及蓋特納公佈穩定金融計劃時,美股出現暴挫的情況。不過,有關方案仍存在富爭論之處,例如如何界定那些人濫用?那些是因突然失去工作或因收入減少才令供款出現問題?
摩通行政總裁戴蒙讚揚方案是雙贏──業主如釋重負,負擔供樓的能力增強;按揭商亦可減少違約個案,得到較佳的投資回報。不過亦有業主不滿方案,認為會犯上道德風險,錯下決定的投資者未來5年每年均可以得到1000元供樓津貼獎賞,反而審慎地盤算過承擔能力才置業的業主一無所得,更要為能力不足的業主作出補貼。另外,銀行獲政府幫助紓困,卻向有需要重組按揭的業主開刀,收取每宗1000元手續費,更是荒謬。

有助股市止瀉

政府的措施自然難以面面俱圓,但正如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述,欲振興經濟要先穩定金融體系,更要先制止樓市滑落,以免銀行資產負債表惡化。樓市是「危機之母」,今日的殘局,還不是因樓市泡沫爆破,以致樓按相關結構產品不斷跌價所造成?美國若能果斷地對症下藥,阻止樓市繼續尋底,有助挽回市場對金融體系的信心,股市或可因而止瀉。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