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女文員死因研訊 丈夫批評:<br>瑪麗內部混亂錯過換肝

肝硬化女文員死因研訊 丈夫批評:
瑪麗內部混亂錯過換肝

【本報訊】中年高級女文員三年前患上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到瑪麗醫院求醫,初時被安排換肝,多次往肝內外科覆診,9個月後因病情惡化死亡。案件昨日進行死因研訊,死者丈夫在庭上批評瑪麗肝內外科溝通混亂,令妻子白白錯過換肝機會。 記者:蔡曉楓

死者佘季芳(49歲)的丈夫趙復新昨供稱,06年12月發現妻子患上肝病,到瑪麗求診,翌年2月1日入院。他指,港大內科學系講座教授黎青龍表示,妻子的病情奇怪,其後診斷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肝內科孔醫生則認為是末期肝硬化,安排妻子換肝,進行驗血,會見胸肺科、心臟科、牙科及臨床心理學家。但至3月5日,妻子覆述黎教授向孔醫生提及「唔值得」後,孔告知她黎教授建議暫停換肝手術,她可以出院。

「醫生教授好兒戲」

趙續稱,多次陪同妻子到肝內外科覆診。當3月20日到肝外科覆診時,醫生指未有接獲內科的轉介資料。5月2日往肝內科覆診,醫生又指不知其妻正接受外科診治。趙表示:「瑪麗啲醫生、教授好似好兒戲,一時急性肝硬化,好嚴重要換肝,一時又話唔做,內、外科唔協調。」同月15日,肝外科顧問醫生陳詩正指其妻的病情,最終需要換肝,但未提及是否已加入換肝名單。
趙指妻子病情轉差,7月覆診肝內科時,孔醫生指其疸紅素指數升高,換肝計分有11、12分,「排得好前」。但9月4日到肝外科覆診,醫生則指妻子一年的存活率約11%,會將其個案在移植小組會議內提出,惟最後會議取消,始知妻子仍未「排隊」。他翌日向肝內科醫生提出質疑,但對方不肯正面回應。

瑪麗外科顧問醫生陳詩正稱,院方會按病情決定換肝次序。

病情惡化不宜手術

至9月6日妻子入院,病情惡化,8日後轉深切治療部,有兩名同事願意捐肝,但醫生指她應在半年前換肝,其身體情況已不適宜進行手術,妻子終在17日死亡。醫管局代表律師指院方懷疑死者因服食中藥發病,建議她停服,待肝病好轉,其間停止進行檢驗,而非終止換肝手術,但趙指妻子並無服中藥習慣,只食過兩樽保健產品。
瑪麗醫院外科部顧問醫生陳詩正指出,院方的肝臟移植小組每兩周開會,討論個案決定病人是否適合換肝,病情緊急的會隨時進行商討,小組將適合換肝的病人放入名單上,以「MELD」計分法,決定病人換肝次序。
案件編號:CCDI1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