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近一星期的頭條新聞,有兩則都想和大家分享讀後感。先講忘憂藥的試驗吧,其實在早前已經在一小段新聞中看過有關的實驗,不過當時卻未得到成果。
現在忘憂藥可以用作治療情傷、克服其他的創傷經歷、甚至協助有恐懼症、飲食失調等的病人,那麼將它的作用引申到現代足球運作上也並無不可。譬如當有球員於比賽中犯下大錯導致球隊落敗,忘憂藥便可以幫助他刪除該場失準的不快情緒,令他繼續保持有水平的演出;而當面對經常不能取勝的剋星,服用忘憂藥後也可使球員抹去這些心理陰影,令他們的發揮不受影響。故此在不久將來,每間球會除了有本身的物理治療師外,可能會聘請多一名心理治療師去推行「足球忘憂治療法」。
薪酬外洩不算痛
另一則新聞想講的就是與筆者有關。前幾天有報道指甲組球員的薪金於網上曝光,從報章中都看到筆者的名字,其實這事件的傷害性並無想像中大,而公眾對於球員薪金有興趣也是不爭的事實。從球員近幾年薪金下調、與及當年的高薪比現時的高薪有差距,都能反映出球市由盛變衰的狀況。
基本上,網上所見的也只是球員的底薪,而當年球員能夠賺取的還有贏波獎金、代表香港隊的出場費用,與及球員獲得的私人贊助費或者產品贊助,甚至球員在轉會或簽約時所得的一筆過簽紙費、向球會預支的人工等,都是球員那時的收入途徑,因此公眾所知的可能只是一小部份,但相信大家的求知慾都已經得到相當的滿足了。
文:丘健威
有線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