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及公營機構要公佈備受公眾關注的調查報告,又或公開一些負面消息,經過多年教訓,早已精於找一個「合適」發佈時間,將市民及輿論批評的殺傷力減到最低。昨日不知有關人士是有心還是無意,竟然一日內有五、六宗市民關心,又對政府及公營機構有一定政治殺傷力的消息,都選擇在昨日公佈,有政界中人對單仁說,不同部門選擇昨天公佈壞消息,或許是巧合,但醫管局竟然選擇將兩個公眾及輿論極關心、有關他們的醜聞調查報告,安排在同一天發表,那明顯是相當「醜怪」的公關伎倆。
找失業率做擋箭牌
以往不少政府及公營機構,常巧合地於發生大新聞的日子,公佈一些可能引起公眾爭議消息,以求瞞天過海。昨天公佈失業率,那是早已預定的日子,各界也知今次數字必定「唔靚」,傳媒自然會重點報道;同一天政府公佈遭八和主席汪明荃追殺的活化古蹟招標結果,教資會又宣佈教院不獲批正名為大學。
有立法會議員對單仁說,據他所知,其實活化古蹟諮詢委員會,早在農曆年前已決定八和要出局,至於拖到昨日才公佈,是否「好打得」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刻意部署?他自然不敢莽下斷語,但又不能不令人猜測,選擇與公佈失業率同一天開記招,是減低輿論殺傷力的聰明選擇。
同日公佈兩份報告
與林太比較,醫管局一次過公佈明愛門外病人失救及東院嬰屍失蹤調查報告,那就是赤裸裸擺明要分散注意力的公關伎倆。有立法會議員對單仁說,兩份報告都在醫管局手上,「使唔使同一日公佈呀?若果真係想公眾、傳媒有充份時間了解,為乜唔星期一公佈明愛報告先,又或者到星期三先公佈嬰屍調查?」該議員又說,醫管局要做危機處理無可厚非,但手法如此醜怪,實在難以接受。
另一政圈中人則說,醫管局做法無非仿效昨日公佈業績的東亞,一次過把壞賬撇清,但東亞主席李國寶在記者會中,任由記者發問,醫管局則在晚上才開記者會交代嬰屍報告,記者為趕着發稿,根本沒有時間詳細追問,誰想迴避向記者交代,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