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效球星上籃 失手後腦着地<br>入樽男生爆頭耳出血

疑效球星上籃 失手後腦着地
入樽男生爆頭耳出血

【本報訊】上周六「NBA東西岸明星賽」,戲肉「入樽賽」神乎其技;荃灣一名17歲中五男生昨在校內籃球場,疑效法「入樽超人」羅賓遜上籃入樽,卻騰空失手仰後墮地;事主後腦着地顱骨破裂,鮮血由右耳滲出,送院急救後幸無性命危險。有專家指籃球入樽屬高難度動作,呼籲青少年量力而為。記者:劉柏麟、羅日昇、黃偉民

受傷男生陳永鴻,在荃灣石圍角邨保良局姚連生中學讀中五班。據稱,陳十分好動,除了是校內排球隊「二傳手」外,亦很愛好打籃球和田徑,曾經得過不少有關運動的獎項。昨日是該校的會考班模擬試第一天中文科考試,下午1時半,陳與幾名同學趁着午飯時間空檔,在校內籃球場打波,其間他們玩入樽玩意。

掩頭部不斷叫痛

事發時,身高約5呎8吋的陳永鴻疑在上籃騰空躍起準備入樽時,因跳得不夠高而無法觸及籃筐,結果在空中失去平衡,仰後跌落鋪有軟墊的地面。同學見狀趨前查看,發現陳頭部並無皮外傷,但見陳手掩頭部不斷叫痛;細看下,赫然發覺他的右耳有鮮血滲出,同學大驚立即報警及通知老師。
據該校副校長劉在榮老師說,他趕到籃球場查看陳同學情況,當時陳仍清醒,但對右耳滲血表示「好驚」,其他同學亦十分擔心,救護員到場替陳初步治理送院急救。劉副校長表示,校方事後已聯絡陳的家人。
據稱,陳被送往仁濟醫院治理後,再被轉送瑪嘉烈醫院腦外科病房留醫。消息稱,醫生相信陳同學墮地時撞破頭顱骨,以致血液積聚在腦與頭顱骨間,部份血液則由耳道外流,事主事後送往進行磁力共振檢查。陳母引述醫生表示,有需要可能要動手術在腦內放血減壓,其中令人擔心的是顱骨有碎片,情況就比較麻煩,其子目前情況穩定。
腦科專家黃震遐表示,事主後腦着地腦部一定有受到震盪,若能及時施手術將積血取出,一般情況傷者很快痊癒,後遺症亦會減到最低。黃震遐補充,頭骨爆裂出血,血液積聚在腦與顱骨之間,令腦部受壓,醫生一般會對傷者進行腦部掃描;確定積血位置後,會在相應位置開一個約五毫硬幣大小的小孔,再用儀器將積血吸出放血,即可大功告成。他強調,頭骨爆裂若處理不及時,最嚴重可令傷者變植物人或癱瘓。
對於事件,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本港中小學及一般公共籃球場,籃球架及籃筐並非為入樽設計,加上入樽球員要具備良好體質和技術,所以在上述地方練習應十分小心。否則會傷及腰部及腿部肌肉,因此練習籃球入樽最好有專業人士在場指導。

男生右耳滲血疑顱骨破裂,被送院治理。

入樽受傷示意圖

1〉17歲男生在校內籃球場,持球上籃玩入樽

2〉他騰空試圖入樽時跳得不夠高,在空中失平衡跌下

3〉男生後腦着地受傷,疑顱骨破裂,血液由右耳道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