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儍 - 李純恩

學生不儍 - 李純恩

女兒學校新來了一個數學老師,教學水平差,大多數學生聽不明白他說什麼,等聽明白了,又發覺他常常講錯。
全級學生都不喜歡他,甚至醞釀罷上他的課。
一天女兒回來說,上課時老師又講錯了,於是學生就糾正他,他竟說是故意講錯,看學生能不能聽出來。女兒忍不住就說他無賴,結果便吵了起來。
我聽了,一笑置之。
在女兒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讀書時的影子。
我們那時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很革命的一個中年婦女,自然很不討人喜歡。她教的是中文,卻常常寫錯字。只要她一寫錯字,我就會指着黑板說,你寫錯了!
班主任很生氣,有時候馬上將那個字擦掉,有時候就硬說這是個多意字。我不放過她,馬上查字典,力證她的錯處。
我當然成了她討厭的學生,在學期終結時,「政治」──也就是「品德」──一科,她給我打了個「不及格」,這是我讀書生涯中,成績單上唯一一次開的「紅燈」。
我也沒把這事告訴女兒,沒跟她說什麼「跟老師作對會吃虧」之類的提醒。求學過程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小部分,吃點虧就吃點虧,當時是件事,過後,沒什麼大不了的。反倒是一個人的是非觀和愛憎分明的性格,比老師的愛寵重要。
尊師重道是需要的,但也不能盲目。學校裏春風化雨的老師當然很多,但混日子誤人子弟的,也不少,學生們的心水其實很清,誰能教好他們、誰的身上學不到東西,他們心裏明鏡一般。
為人師表,是一個模樣,而學生,就是這個模樣的鏡子。什麼樣的師表,從鏡子裏反映出什麼模樣。學生心裏明鏡似的,做老師的,也要明白這個道理。學生不儍,老師若以為可以唬弄學生,那不但儍,還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