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地產(817)供股集資,昨日股價一度跌破供股價,反映市場對內房股集資無好感,而早前股價已跌,破供股價後壓力也非太大,終於重返供股價之上收市。
方興公佈供股計劃,建議每100股供23股,共發行新股16.26億股,每股供款1.67元,集資淨額27.07億元,供股價較上日收市價1.77元折讓5.6%,或較理論除權價1.75元折讓4.6%,供股價較市價折讓不大,顯示方興對集資的信心。
控股股東中化香港持有方興股權63.47%,根據不可撤回承諾按應佔比例供股,餘數亦由中化包銷,若其他股東不供股而要包銷,則中化所持方興股權將增至70.3%,並不影響公眾持股量不少於25%的規定,相信中化亦樂於以低價增持股權。
去年中,方興協議行使選擇權,向中化及其他人士收購金茂集團全部股權,總代價為110億元人民幣,主要以發行新股支付,收購已於去年底完成,未付的現金部份27.16億港元獲中化協議遞延付款,於09年6月底或中化議訂較後日期支付,未付款項將按一般市場利率計息。
內地樓市差影響評價
方興曾考慮其他集資方法,包括銀行貸款或發行債務證券,但認為供股集資毋須承擔利率波動的風險,符合整體股東利益。事實上,收購金茂集團所發新股作價3.43元,中化亦接受,供股價更低,更樂意接受。
收購而需要遞延付款,顯然手頭資金未能應付,去年6月底,方興存款73.14億港元,長短期借貸48.44億港元,於支付部份收購款22.34億港元後,淨現金已降至2.36億港元,中化同意遞延付款,是配合方興的財政需要。事實上,方興除欠中化款項外,仍有其他資本支出,當然,亦有收入,看方興的策略,於財政方面較為保守。
方興於收購金茂集團後,已從事內地物業投資及銷售,亦經營酒店,收購後規模壯大,包括上海浦東樓高88層的金茂大廈(包括酒店),還有多家酒店在經營及興建中,而發展中的住宅只有珠海住宅。
方興的策略,不特銷售住宅,部份商業物業亦出售,在發展中的上海高陽國際客運中心,方興持有B項目9幢寫字樓等面積325萬方呎權益50%,去年底推售,已獲簽約訂購(包括意向書)金額70億元人民幣,該項目部份已平頂,預期今明兩年完成,前景不差,而內地房產市道不明,影響評價。作為小股東,雖然不供股會攤薄權益及每股資產,但無意作長期投資,不供股也罷!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