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公佈的金融數據令全世界目瞪口呆:內地1月份新增信貸1.62萬億元人民幣。這似乎與內地刺激經濟的計劃相配合,是經濟復蘇的前奏,於是,A股上證指數狂升,在全球率先浮出去年9月的海嘯價。
但是,有經濟學者、網民隨即發現,所謂1.62萬億元流動資金,大部份並不是流入企業、注入實體經濟,而是可能流入居民儲蓄戶口,令當月居民新增存款多達1.53萬億元。有理由相信,居民存款大增,是因為春節期間獲發巨額獎金所致。那麼,誰瓜分了這1.53萬億元獎金?這種資金大挪移又將帶來甚麼影響?
小官員年終獎金逾2萬
那些因企業倒閉或裁員而失業的工人、農民,自然不可能從巨額獎金中分一杯羮,有權分享的除了國企的管理層及員工外,還有各級官員。據網民在凱迪社區爆料,四川成都郊區的小官員年終獎金也有2萬多元,令自稱中石油的員工慨嘆,相比之下,自己的5,000元獎金實在太少了。
令人擔心的是,這1.53萬億元是否為國務院刺激經濟計劃的4萬億元的一部份?中央的資金會否不是注入實體經濟,而是變成有機會取得資金的大型國企和政府機構的獎金,一如美國華爾街那些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一邊要求政府注資,一邊又照發巨額花紅?上海律師嚴義明、北京律師楊慧文先後致函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要求公開刺激經濟4萬億元的去向及財政預算的詳情,但財政部聲稱不宜公開、發改委不予回覆。
政府資訊不公開,官員財產不公開,國企獎金不公開,刺激經濟變成外界看不透的大騷。獲發巨額獎金的人士將錢用於炒股,短期固然能刺激股市、刺激消費,但是實體經濟得不到應有的注資而繼續疲弱,當鐵幕被揭去時,A股就將結束末日狂歡。而失業率飆升,最終受害的仍是打工仔,社會的貧富分化和矛盾勢必加劇。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