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讒畏譏 - 李碧華

憂讒畏譏 - 李碧華

當全球消失的就業職位超過五千萬個,當目前已有三千萬人加入失業大軍,當有人撿拾垃圾食物,有人走投無路自殺……這樣的環境底下,一切貴價名牌都是神憎鬼厭的。
世上當然仍有富貴一族,但已不可能像年前那樣,愛買什麼買什麼,揮霍招搖,或貴貨賤用不當一回事。法國一條名牌牛仔褲標價港幣萬多元,遭各界狠批指「令人反感」;美國比華利山的有錢人,購買名牌包包和衣飾還得偷偷收進樸素購物袋中,免受批評。
雖然並非誰都把名牌用得有氣派姿態自如。數十萬元名袋,甲小心翼翼以一塊白布墊着;乙交給菲傭代拎,自己完全享受不到人袋合一之樂;丙戰戰兢兢生怕弄花,淪為袋奴──但慶幸「用得一天得一天」,而不是「慳得一文得一文」。
價值觀一下子逆轉,與貨物無關,而是當付出很大代價來尋求快樂時,那些不快樂的人對你不滿,叫你十分難受,憂讒畏譏,不得不少數服從多數:收歛、低調、裝作共度時艱,否則紅五類變成黑五類。
如果錢花得鬼鬼祟祟,毫無情趣,名牌又不能炫耀,比錦衣夜行更委屈。錦衣在黑暗中未被欣賞,還可自由穿着,但面對貴貨不敢擁有,連起碼的自由也享不了,錢有什麼用?哪來優越感?袋奴生亦何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