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八達通︰我們的政府戇居居 - 單仁

政壇八達通︰我們的政府戇居居 - 單仁

煲呔時常強調政府要推動創意文化產業,還指有關產業有潛力成為未來經濟新支柱,但原來不少文化界重量級人士,均對政府現時的創意文化政策有微言。單仁近日就聽聞,八和會館主席汪阿姐日前與公民黨密會時,對政府至今未能為粵劇界提供排練地方感到不滿,指不少粵劇有心人排練時,由於未能找到樓底有足夠高度的地方,排練時會被表演道具「篤親眼」。

將簡單事件複雜化

另一叫汪阿姐不滿的,是特區政府一面與澳門、廣州向聯合國申請粵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面卻未有重視粵劇的培訓,至今連一個由政府資助、較為像樣的香港粵劇團都沒有。汪阿姐在言談間,不時都關注粵劇的承傳問題,指若然要等西九興建粵劇表演場所去解決問題,所需時間隨時要十年,屆時她和一眾粵劇老倌,都只能做觀眾。難怪一直關注粵劇和文化的公民黨梁家傑亦質疑,政府現時是否想放軟手腳,根本無誠意申請粵劇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了汪阿姐對政府文化政策扯火,資深文化人兼經機會成員胡恩威,原來亦對政府現時的做事方法感到不滿。就政府近日處理雪糕車的辦法,胡直言:「唔明政府點解咁戇居。」指現時全世界都知道,振興經濟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就是發放小販牌照,但現時政府每每將簡單事件複雜化,例如處理雪糕車的發牌問題,就引入涉及多達十個政策局的程序,「路政署有份,因為架車喺路上行;機電署又有份,因為有雪櫃;食環署又有份,因為架車啲雪糕係食物。」
胡恩威坦言,現時很多政府部門都只懂你推我讓,不然就將責任推給立法會,「咁細一架雪糕車,都要搞出咁多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