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振興經濟方案在參眾兩院順利通過,市場下一焦點將會是周三公佈「襄助業主免斷供方案」的具體內容。奧巴馬政府提出的穩定金融計劃,內容包括從「頭痕資產紓緩計劃」(TARP)未動用的約3500億美元(下同)中,撥出500億幫助業主供樓紓困,避免斷供潮惡化。與銀行要通過壓力測試才可獲注資的條件相似,業主須接受償還能力(affordability)測試,通過考驗,才獲得政府資助按揭供款。
對於政府出手打救償還能力不足的業主,不少美國國民不以為然,尤其是那些置業前考慮周詳,選用較保守按揭計劃而又一直有準時還款的業主,對政府動用公帑援助不自量力的業主,感覺特別酸溜溜。
他們認為,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政府的救助只會帶出另一重道德風險,鼓勵國民去作超出本身能力的投資決定。況且,「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政府亦沒法防止有心人鑽空子,刻意調整自己的財政狀況,以達致符合領取政府援助的條件,部份公帑最終會被濫用。
不過,持有不同觀點的亦大不乏人。有人指無止境的斷供潮已令信貸危機惡化,深化經濟衰退,防止斷供潮蔓延以穩定樓市,是當務之急。現時先要把問題解決,斤斤計較去追究誰不自量力去置業,又或者為一小撮貪小便宜的人叫停拯救計劃,經濟將更加一蹶不振。更何況樓市一直沉淪,將有越來越多人變成負資產,政府若能阻遏斷供潮,便可人人受惠,皆大歡喜。
必須制止斷供潮惡化
為了配合政府的救市措施,花旗和摩通皆已暫停強制收樓,等待政府公佈計劃詳情。銀行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尤其今次危機是由樓市泡沫爆破挑起,解鈴還須繫鈴人,若不在政府制止斷供潮惡化一事上扶上一把,縱使沒收了大量銀主盤,對財政亦毫無幫助,銀行最終只會與業主玉石俱焚。花旗肯接受由法庭裁決面臨斷供業主削減本金,其實是在商言商,兩害相權取其輕,又豈止盡社會責任那麼簡單?
不過,即使幫助業主把供款比率降至可負擔水平,亦不代表問題可解決,由於越來越多人加入失業大軍,若不幸被裁退,最終仍是無法負擔供樓支出,故救樓市的措施成效如何,仍要視乎就業市場有否改善。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