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寂聽 - 蔡瀾

瀨戶內寂聽 - 蔡瀾

多年前,《料理的鐵人》在京都嵯峨野舉行過一次國際廚師大賽,評審員之中,竟有一個尼姑,叫瀨戶內寂聽。
這位名人很有趣,言論不高深,求她給意見的人,當她是一個心理醫生多過一個師姑。我單刀直入地問:「每一樣菜都要試,你能吃肉嗎?」
「佛經中也沒有說過不能吃肉,人家布施,有什麼吃什麼,但是不可殺生。」她回答。
「這有什麼分別?」
「想通了,就有分別。」她說。
她主持的廟叫「寂庵」,每月有一次說經,信者很多,都喜歡聽她的講解。我答應過帶團友們去京都抄經,想起了她,打了電話去。
「歡迎歡迎。」她說:「你們到的那天我不在,但盡量安排大家到廟裏來抄經。」
過了幾天,她又來電:「我已經推掉約會,在廟裏等你。」
抄經的過程只是把一張紙鋪在《心經》上面,用毛筆臨摹,但要坐在榻榻米上。二百六十六個字很快抄完,如果能忍,將會得到一片寧靜。
關於《心經》,瀨戶內寂聽曾經說過:「我出家三十四年了,也只學會《心經》(笑),其他經太長,又難記,我受不了。」
「你到底領悟了什麼?」我再問。
「那個色即是空的『空』字,是『有』的相反;意識了物質的存在,就是『有』,沒有那種意識,就是『空』。舉個例子,我在寫稿時,工作人員拿了一杯茶給我,我一點也沒注意到,後來寫完了,忽然看見面前有一杯茶,那就是『有』。以此類推,我們不去注重人間的生老病死和愛別苦離,那就是『空』了。『空』,是一件值得學習的事。」她說。
這回帶大家去抄經,除了她的解釋之外,我還會用我自己了解的一套,盡量給各位講解,雖沒她的高明,但至少是廣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