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差的錯 - 邁克

時差的錯 - 邁克

太久沒有重溫《追魚》,已經忘了這齣最容易令同志代入的越劇可以好看到什麼程度,因此情人節那晚坐在文化中心,飾張珍的鄭國鳳一開口唱「碧波潭微波蕩漾」,我的眼睛就濕了。一直以為只看過電影版,其實八十年代上海越劇院常來演出的美好日子,在新光是看過舞台版的吧?疑幻疑真,體溫漸漸凝結在熟悉的度數,毋庸瑪德蓮餅的香氣催請,逝水年華涓涓流回身邊,彷彿散場仍然會搭上那架駛向置富花園的小巴,信箱仍然躺着一封寄自三藩市的粉藍色郵簡,龍飛鳳舞的字,告訴我一切不過是時差的錯。
愛情故事向來有傳播細菌的危險,尤其是一度病入膏肓的舊患者,呼吸到空氣打個噴嚏馬上中招。不知道為什麼,水族與人類交換基因的傳奇素來擊中我的感情G點,小時候讀過《人魚公主》就身不由己,第一次歐遊,念念不忘到哥本哈根近郊的海灘朝聖。美人魚穿上中式古裝成了《珍珠淚》,尤敏主演,它的黑白畫面是我童年喜愛的填色簿,尚未聽過「浪漫」,搶閘中了羅曼蒂克的毒。芭蕾有一齣在水底進行的《Ondine》,瑪歌芳婷遇上雷里耶夫前的舞碼,後來很少演出,九十年代末英國皇家芭蕾舞團推出復修版,適逢我在倫敦,看得如癡如醉,緊緊記着主角叫SarahWildor。越劇乘風破浪的神話戲,除了《追魚》還有《柳毅傳書》,龍女送別戇書生一場聽出耳油,可惜竺水招沒有被奉為流派,徒弟凋零落索,不像徐玉蘭的傳人,把師父的首本戲唱出第二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