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下香港經濟獨腳椅 - 何歡

金融海嘯下香港經濟獨腳椅 - 何歡

何歡 自由撰稿人

以雷曼兄弟為序幕的金融海嘯,波瀾壯闊,裁員的裁員,倒閉的倒閉,減薪的減薪,彷彿那邊的美國巨人倒下來,這邊的香港也搖搖欲墜。農曆新年劉皇發到車公廟求得下籤一支,家宅不安,求財不遂,已說明來年香港好極有限。另一方面,傳媒發佈的負面新聞不絕於耳,政府高官大聲呼籲:提防金融海嘯第二波云云。
這場金融海嘯據說殺傷力比九七年的金融風暴更大,連月來報紙雜誌告訴你這是最困苦慘淡的時候,打工仔不要期望年終花紅。市面一片愁雲慘霧,人人都懂得吐一兩口苦水,都戴上哭喪的面具。
咦,原來金融股票市場一旦崩潰,全個香港便會一同慘遭連坐的刑罰,不論閣下平素有沒有玩股票的習慣。但,我想問的是,我們是從何時開始,把香港的經濟命脈孤注一擲地押在股票市場的幾隻號碼上?

自毀其餘三大支柱

小學的社會科課本曾經告訴我,香港能擁有東方之珠此一享譽國際的美名,有賴於四大支柱:旅遊、物流、商貿、金融。我們是從那天開始把三大支柱拆毀,只剩下一條叫做金融的柱支撐大局的?三腳椅已經搖晃得不能坐上一個人了,以一柱擎天的陣勢去舉起整個香港,怎會不又吃力又危險。本來如果社會本身有穩健的根基,金融海嘯並不是駭人可怖如此的,正如本身強壯的人也不用害怕天氣驟變。可惜特區政府這十二年來自我萎縮,目光如豆,見中國內地經濟火熱便一面倒依賴北面的鈔票,旅遊業只向大陸自由行嚴重傾側,已經斷了九七前旅客五湖四海的無煙工業命脈。物流和商貿的情況也相似,一樣是冲昏腦袋,衝動地跑到內地哄搶首輪熱錢為原則大方向,回歸前那套四方八面左右逢源的看家本領悄然失傳。

政府助長股市泡沫

最奇異的是,在京奧舉辦前,全民皆股時,凡股皆升時,凡人皆股神時,特區政府竟然跟隨失去理智的股市,幫手吹泡沫經濟這個氣球,粉飾繁華,狂言這是香港的黃金時代,還叫市民踴躍生子。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是不會這樣虛妄地勸人生子的,無論出生率有多低。
如果香港還是以前單純的香港,還未被地產主義吞噬的話,我可以夠膽說句,香港經濟是可以很快便復元過來的,因為民間小企業仍然活躍,仍有小生意可做,大家都在獅子山下,同舟共濟,實幹堅忍,市況活潑便有希望。如今香港武功盡廢,經濟模式單一化,特區政府又越來越短視,也越來越不負責任,令香港體質虛弱,百病叢生。總理溫家寶已經一臉憂戚,明言「保八」困難重重了,內地都自身難保問題多多時,香港這時候還好意思厚着臉皮「背靠祖國」嗎?明顯地,自己不用腦袋,只一味盲目靠攏內地經濟發展奇蹟是件很危險的事。
金融海嘯確實使全球遇溺。但如果我們要自救,首先便需要學習經濟均衡發展之道,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