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明星賽明早展開,勝負對聯盟來說並不重要,最重要有noise;最好不斷有拜恩單挑勒邦占士鏡頭,或者格蘭達、獲迪等施展美妙入樽。因為在金融海嘯下,已經不是贊助商求你,而是如何拉攏贊助商繼續燒錢。
事實上聯盟在宣傳明星賽已漸江郎才盡。明星賽、新人挑戰賽,新鮮感已不足,早兩年更傳出有意停辦入樽賽的消息;無疑一眾參加者都絞盡腦汁,想出讓人驚喜的入樽,但體能始終有極限,你總不能期望有人可做出連環3個大風車入樽,或者在3分線起跳的「SkyWalker」式入樽。
懷特侯活上年的超人入樽,已帶來了小陽春;而今年新加的「H-O-R-S-E」投籃大賽,與之前的3分球大賽、技術挑戰賽,也是對抗性不足,難以挑起觀眾情緒。
拜恩占士單打王
個人認為最可行加入的比賽,是「1on1」大賽。在聯盟中,自視為街波天才的大有人在,甚至可仿照東西岸季後賽的模式,兩岸各有8隊參加,採淘汰制;配合強勁的街頭音樂,最後決賽來個東岸單打王大戰西岸單打王。而球例亦可適當放寬,勒邦占士的「蟹步」,或防守較多身體接觸,亦可在賽事中容許,球迷就是希望欣賞世界最頂尖的單挑大賽。
不要看輕「1on1」,它其實極為講求球員的全面性;身材矮細的,無疑入楔速度甚快,但萬一射失,籃板準被對手搶去。高佬嗎,遠射能力可能較差,運球時亦易被對手搶去;目前聯盟單打王,在筆者心目中,確實只有拜恩或勒邦占士。
文:牽牛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