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先生為兩年後成家立室鋪路,又想為將來退休及早籌謀,要達到理想退休生活,60歲時就要擁有千萬元身家。目標看似太高,不過,專家認為鄺生財務穩健,對財務管理又有基本認識,只要投資計劃循序漸進,不難達標,但切記不可忽略個人及家人的保障。
記者:葉敏儀
29歲的鄺生任職助理經理,月入2萬元,扣除所有開支後,月剩8800元。他自小養成儲蓄習慣,亦曾投資股票,並幸運於上年中沽出大部份,現只餘兩手港鐵(066),市值約1.8萬元;另有流動資金50萬元、定期存款6萬元。
因看好中國市場,故鄺生亦持有相關資產,包括人民幣存款及債券共值5.7萬元。他剛開始月供基金,投資金額1200元,以6:4比例投資中國增長與期貨及期指基金。
跌市前沽貨避一劫
對於理財大計,鄺生有兩個目標──買樓及結婚,準備兩年後跟女友組織家庭,目標鎖定150萬元的樓盤,未來太太會分擔供樓費用。最後,他希望60歲退休時,每月維持2萬元生活水平。
個案
讀者:鄺先生
年齡:29歲
職業:助理經理
婚姻狀況:未婚
月入:2萬元
資產:強積金10萬元、流動現金50萬元、定存6萬元、股票現值約1.8萬元、人民幣債券2.3萬元(港元價值)、人民幣存款3.4萬元(港元價值)
目標:短期計劃置業,兩年後用20萬元結婚,希望60歲退休後每月有2萬元生活費
症狀:每月8800元純作儲蓄略嫌保守,浪費資產增值機會,而且忽略保障
專家分析
按階段調整組合
認可財務策劃師黎珮詩表示,鄺生財務穩健,理財概念清晰,現時持有較多現金是合理做法,相信他對財務管理有基本認識,而且具股票投資經驗,加上距離60歲退休尚有31年,應可承受較高風險,但要因應人生不同階段對風險承受能力的改變,定期調整投資組合。
預留應急錢
鄺生的投資大計清晰,目標有二,一是年內買樓,兩年後成家立室;二是60歲退休。黎珮詩指,50萬元現金留作買樓首期,至於20萬元的結婚使費,可善用港元定期、人民幣債券及存款,另將每月收入餘額4500元,儲起補貼;另外約4000元則投資基金,為日後退休生活鋪路,剩下的可留作應急錢。
不過,現時鄺生缺少保障,尤其是他短期內有置業和結婚打算,必須考慮個人及家庭的保障,黎珮詩建議購買一份儲蓄人壽保險,保額約等同樓價150萬元,同時亦可作為退休儲蓄(表1)。
投資建議
平衡風險 買$150萬壽險保家業
在理財金字塔裏,保障屬於最基層部份,不可或缺,特別是鄺生快踏入人生另一階段,置業後要背負供樓債項,故應為自己及伴侶預備一份人壽保險,以防不幸事故影響供樓及退休計劃。
建議買一份具儲蓄成份的終身壽險,投保額為150萬元,月供1500元,既可為供樓期間提供保障,而於鄺生60歲時,預計可滾存約150萬元現金價值(當中約七成為非保證紅利,以5厘年回報率計),保障及儲蓄同時兼顧。
成家立室 月儲$4500用作結婚
鄺生認為現時樓價跌,想趁低吸納先買樓。不過,黎珮詩指出,購買150萬元的單位,假設做七成按揭,按息3.25厘,分20年還款,首期需45萬元,其後與太太各供3000元,連裝修及雜費等,需約50萬元,手頭現金會全數用光,周轉可能出現困難,加上及早開始長線投資,才能達到退休儲蓄目標,因此建議鄺生努力儲錢,待兩年後手頭現金更鬆動才入市。
50萬現金做首期
雖然兩年後置業,將會用盡50萬元儲蓄,但鄺生現時持有2.3萬元人民幣債券,及6萬元定期存款,待兩年後到期,加上折合約3.4萬元的人民幣存款,預計屆時約有12萬元。離20萬元結婚所需仍欠8萬元,故建議每月儲4500元,兩年後便可輕鬆達標(表2)。
退休 投資基金博8厘回報
退休後,鄺生希望每月有2萬元生活費,按人均壽命85歲及年通脹率3%計算,加上退休後投資年回報率5厘,在60歲時要1202萬元作退休儲備。
加碼供基金
現時,他月供1200元基金(表3),當中六成為首域中國增長基金、四成投資ManAHLDiversifiedFuturesLtd.,及市值1.8萬元股票,假設上述投資平均年回報有8厘,加上強積金,鄺生60歲時只有492萬元;另加儲蓄保險計劃內滾存的150萬元,仍未達到退休目標。
故此,黎珮詩認為,鄺生應將月剩的4000元,再投資多一份基金,不妨揀選進取組合以博取8至12厘回報,建議投資高增長市場如中國及香港股票。
她說:「計劃最好係可以自己揀基金,兼且免費換馬,可以分散風險同靈活度高啲」,而鄺生於40歲後,就要逐步降低風險至均衡基金。屆時就有651萬元,合共1293萬元,足夠退休。
理財疑難 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