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股5個月首破2300 收復海嘯失地

滬股5個月首破2300 收復海嘯失地

【本報訊】受資金流入刺激、減息傳聞又起,以及經濟有復蘇迹象刺激,內地股市持續升溫,滬深兩市已連漲五周,分別累升27.5%及33%。滬綜指昨更5個月來首度衝破2300點大關,完全收復金融海嘯後失地。 記者:張德遜、陳韻妍

滬綜指昨收報2320點,升72點或3.2%,一周漲6.4%;深成指則漲309點或3.7%,報8628點,全周漲11%。昨日兩市成交額合共達251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前日回升15.2%。

滬深連漲五周累升三成

1月份人民幣貸款急增1.62萬億元,較12月激增7718億,創下單月新高,反映市場資金充裕,申銀萬國宏觀經濟分析員李慧勇指出,部份貸款的資金已流入股市,成為推動股市急漲動力。據悉,中央正要求內地銀行提交新增貸款去向,確保貸款能達刺激經濟目標。
德邦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張帆指,上月內地經濟數據轉好,令市場憧憬經濟有復蘇迹象,加上中央各項救市計劃,亦是帶動股市上升的原因,他估計滬綜指會在2200點整固,隨後再上望2500點。市場又傳聞內地減息,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現時中國利率不高,減息空間有限,但仍會配合全球央行行動。

憧憬經濟復蘇 再傳減息

九大行業振興方案為各板塊提供強勁漲升空間,國務院繼日前通過船舶行業振興方案後,新華社指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亦已提交發改委,初步得到認可,修訂後會送至國務院審核,短期有望出台。業界未來三年投資規模據悉達6000億元,招商證券電信業分析師曾斌指,短期可為相關股份帶來炒作機會,電訊設備供應商龍頭中興通訊(763)更會首先得益。

6000億振興電子信息業

初稿明確指出,未來三年振興電子信息產業的目標,包括未來三年保持較經濟快兩倍的增速,以及將軟件和信息服務佔出口額比重提高至15%。中央亦加快落實六大重點工程,包括提升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和產能、將平板產業升級和彩電工業轉型、完善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推廣數字電視應用、應用計算機和下一代互聯網、培育軟件及信息服務。
內地股市昨以地產板塊最強,市場憧憬研究兩年的房地產長期政策規劃快出台,刺激多隻內房股漲停,萬科A升5%,華僑城A及招商地產亦各漲7%及6%。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數字顯示,上周新開證券投資戶口為22.39萬個,為7周最多。彭博資料亦指,股市成交量急增,今年以來滬綜指的日均成交量達177億股,較07年大牛市的150億股日均成交,還要高出18%。

內地股市連升五周

2月9至13日 滬綜指:+6.4% 深成指:+11.0%

2月2至6日 滬綜指:+9.6% 深成指:+10.8%

1月19至23日 滬綜指:+1.9% 深成指:+1.4%

1月12至16日 滬綜指:+2.6% 深成指:+2.9%

1月5至9日 滬綜指:+4.6% 深成指:+3.6%

註:不計算農曆新年期間休市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