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下西洋 - 古德明

溫家寶下西洋 - 古德明

古德明 專欄作家

新中國總理溫家寶最近訪歐洲,在西班牙闡釋中共的所謂國策:「我們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這和中國歷史傳統息息相關。歷史上,中國絲綢之路以至鄭和下西洋,都是以通商結好為目的。」溫家寶是不該談我國歷史的。他一談就錯了。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宦官列傳》記載得清清楚楚:明太祖死後,燕王棣稱兵作反,推翻惠帝,「疑惠帝亡(逃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於是遣鄭和率艦隊通使西洋,每到一國,即「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這和「通商結好」、「和平發展」等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
明朝士大夫有識者對鄭和下西洋也不以為然。明憲宗成化年間,朝廷想派人到西洋求奇珍,叫太監到兵部查鄭和航程的紀錄。車駕郎中劉大夏知道了,悄悄到檔案庫,把案卷藏起來,太監找不到,唯有空手而回。兵部尚書項忠問手下:「庫中案卷,安得失去?」劉大夏在旁微笑說:「三保(鄭和)下西洋時,所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者亦以萬計,縱得珍寶,於國何益?此大臣所當切諫。舊案雖在,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足追究有無耶?」項忠向劉大夏再揖致謝說:「公陰德不細!」而憲宗最後也因群臣切諫,取消再下西洋(《玉堂叢語》卷五)。
當然,對新中國統治者來說,幾十萬錢糧加上數以萬計的軍民性命,根本不值一笑。陰德這種《現代漢語詞典》說的「迷信觀念」,舊中國政治家才會重視。
請看吧,現在金融海嘯撼頓全球,歐美經濟岌岌可危,溫家寶却施施然,挾新中國二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到歐洲給賜耀威,單是投資合同就簽署了將近四十分,金額達一百五十億元人民幣,於是所到之處,政要倒屣相迎。瑞士傳播界掩不住興奮說:「中國向歐洲伸出了援助之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按下自尊心說:「中國必須協助美國重振經濟。」至於中共那巨額外匯儲備是怎樣來的,歐美領袖都實行閉目塞耳不見不聞。
但中國人却不能視而不見。中共那二萬億美元來自戕賊我國萬千嬰兒的三聚氰胺奶粉,來自去年四川地震中壓死盈千累萬兒童的偷工減料校舍,來自機槍下免費徵收的民田民房,來自鐵拳前有口難言的全國寃民,來自每天工作十六小時的勞工,來自沒有錢就請死在醫院外的病人等等。你不要問以這樣的代價換取歐美支持「於國何益」。中共向來求的只是於黨有利。
溫家寶一沒有鄭和歷史的知識,二沒有劉大夏為政的心腸。他以鄭和故事作中共「和平發展」的注脚,論據大概只有「鄭和」那個「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