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假哨牙」的女會計文員,為令儀容更標致而光顧牙醫譚啓泰箍牙,惟噩夢開始,飽受10年煎熬。她指脫去兩隻臼齒箍牙後,犬齒仍凸出,卻誤信譚所講,唯一方法是剝去上顎四隻門牙,再嵌上牙橋矯形。詎料,上顎部份牙骨遭削走,致牙套無力支撐,經常脫落,要用臀骨移植上顎,重新整固牙齒,令她患上抑鬱症。她早前興訟高等法院控告譚疏忽,昨獲判勝訴,賠償逾217萬元。
記者:梁瑞珮
現年40歲原告鄭曼姿,天生下顎骨較短有「假哨牙」,為了貪靚,自98年11月起箍牙,現仍需接受植牙及牙齒矯形治療,估計仍有兩年的漫長路,不能工作。
法官石輝在判詞指出,鄭為人單純及簡單,甚至有點天真及幼稚,不諱言為令自己的儀容更加標致,故向被告譚啓泰求診。而原告當時33歲仍是單身,故對其行為不感驚訝。
法官續稱,被告沒有建議過鄭徵詢矯形齒科專科醫生,當鄭箍牙後犬齒仍傾斜向外,明知有其他選擇,竟向鄭聲稱脫掉四隻門牙及嵌裝連假牙的牙橋是唯一方法,更在剝門牙時未有知會鄭,削走她部份上顎牙骨。
被告作為普通牙醫,執業16年,明知脫掉門牙是不必要,卻為個人利益而刻意誤導鄭,剝去全部四隻完好健康的門牙,整個治療程序並不合理及不符合醫學文獻。
不敢見人患上抑鬱
原告於98年11月光顧被告,99年8月接受上下顎箍牙,但犬齒仍有傾斜向外,至01年6月脫掉四隻門牙,再嵌上牙橋,但假牙不時脫落,亦覺得牙橋不美觀,此時,被告告訴她可改用另一方法整牙,她才意識到遭被告所騙,於是轉向另一牙醫求助,接受過五次手術仍未能成功植牙,遂向菲臘牙科醫院求助。
原告曾稱,脫去門牙令她變得醜陋,覺得同事避開她,常戴口罩,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於04年辭職,在家中以淚洗面,出街又覺得遭人手指指,及後證實患上抑鬱症,需接受精神治療。
牙醫學會會長梁世民不評論個別個案,但指凡註冊牙醫均可進行箍牙,若遇上複雜個案,牙醫會轉介專科。牙齒矯正科醫生梁訓成稱,不少牙醫低估箍牙難度,他估計涉案醫生箍牙失敗後,便嘗試削牙骨補救,導致假牙易鬆脫。他建議市民若要箍牙,應找專科醫生。
案件編號:HCPI1094/06
女會計申索及獲償金額
申索項目:承受痛苦及喪失生活樂趣
獲償金額:$700,000
申索項目:審前收入及強積金損失
獲償金額:$685,190
申索項目:未來收入損失
獲償金額:$243,810
申索項目:未來醫療開支
獲償金額:$137,320
申索項目:其他開支
獲償金額:$12,800
申索項目:特別賠償
獲償金額:$98,115
申索項目:利息
獲償金額:$295,848
總額:$2,173,083
註:金額以整數計算
資料來源:法庭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