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童夢遊攀窗墮樓<br>痛醒哇哇大叫 下肢重創命危

8歲男童夢遊攀窗墮樓
痛醒哇哇大叫 下肢重創命危

【本報訊】夢遊的小童,會在客廳踱步,會玩玩具,但九龍塘豪宅「畢架山一號」一名8歲夢遊男童,昨日凌晨病發起床後則「選擇」攀窗,結果由2樓失足墮下1樓平台,身受重傷,送院急救後性命垂危。有專家表示,夢遊兒童沒有知覺,家長必須留意家居安全,包括鎖好門窗及將利器收藏妥當,以免發生危險。記者:程智堅、梁偉權、梁洵瑜

疑夢遊期間意外墮樓命危的8歲男童姓許,英文名Matthew,與原籍新加坡的42歲父親和母親,據稱早前才由外國回流返港,並租住九龍塘畢架山一號7座2樓一單位。消息稱,男童患有夢遊症,但家人卻未有做足家居安全措施,包括沒有安裝窗花,料不到此一疏忽便鑄成大錯。
警方調查相信,男童前晚如常就寢,當熟睡至昨日凌晨4時許,懷疑他夢遊症發作,自行起床並走近窗門攀出外牆,隨即失足由2樓墮下1樓的平台,下肢重創身受重傷。男童墮樓後亦隨即從夢中乍醒,痛得哇哇大叫。屋苑50歲姓吳保安員聽聞呼喊聲走出查看,赫見男童倒地呻吟,慌忙報警。

夢遊墮樓事件發生在九龍塘豪宅畢架山一號,屋苑內大部份窗口都沒有裝上窗花(右圖)。

本港7.7%兒童曾夢遊

保安員事後上樓通知男童父母,兩夫婦才驚悉兒子出事,立即到樓下查看。救護員事後趕至替男童包紮,再送院急救,男童被送院期間仍然不斷呼痛。男童目前情況危殆,需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據悉,男童家長向警方指兒子患有夢遊症,疑病發出事,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是意外,並無可疑。
過往因夢遊造成意外屢見不鮮,05年6月一名14歲少年在大埔寶雅苑7樓住所,疑半夜夢遊時爬出廚房外牆攀渠落樓,在6樓失手墮下重傷。04年3月,一名17歲中四男生亦在夢遊時離開上環住所,走上6樓天台墮樓慘死。
據研究睡眠問題的精神科專科醫生方日旭表示,不少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夢遊情況,原因不明。中文大學的研究數據顯示,約7.7%本港兒童曾夢遊,比率較外國達一至兩成為低;主要在4至8歲時發作,至11、12歲後就會減少。
夢遊又稱為「睡行症」,主要在入睡後一、兩小時的深層睡眠階段發作,一般為時數分鐘,兒童會無意識地活動,「例如喺屋企行幾個圈、去廁所、有啲會攞玩具玩。」兒童夢遊時雖無意識,但多數會睜開眼,看得見東西,「佢哋會睇到你企喺佢前面,唔會撞埋嚟,你叫佢去瞓,佢可能會聽你話行返入房瞓。」但夢遊時不完全清醒,睡醒後對夢遊發生的事也沒有記憶。

男童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其父母坐在病房外等候消息。程智堅攝

家長應裝窗花鎖好門窗

方日旭指出,兒童如一個月少於一次夢遊,問題不算嚴重,家長宜安裝窗花,把大門及露台門窗鎖好,減少他們在夢遊時發生意外的機率。若兒童夢遊次數頻密,如每月多於一次,家長應帶孩子求診,檢查是否出現夜間癲癇症,此病病徵與夢遊相似。如兒童夢遊情況嚴重,醫生或會使用安眠藥控制病情。兒童如發燒、考試帶來壓力、睡眠不足或睡前「玩得太刺激」都會容易出現夢遊。

夢遊男童墮樓示意圖

1〉患有夢遊症的8歲男童,前晚在家中睡房如常就寢

2〉昨日凌晨4時許,男童疑病發在睡夢中起床

3〉男童攀出窗外,由2樓墮下1樓平台地上;保安員其後發現,立即報警

認識兒童夢遊

《容易引發兒童夢遊因素》
‧發燒
‧睡眠不足
‧壓力例如考試或測驗
‧參加過度刺激的遊戲

《減少或預防夢遊受傷法》
‧讓孩子心情平復後才睡覺
‧安裝窗花
‧鎖好大門及露台門窗
‧家居中的尖角位要加軟墊避免撞傷
‧妥善收藏廚房內的利器,免兒童接觸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方日旭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見過親友夢遊嗎,情形如何?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