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全球收縮借貸,中國1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在中央力谷銀行「放水」下,創下1.6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單月歷史高位,令4萬億元刺激經濟措施得以開始落實。不過,M1增速6.68%,創下歷史新低,反映企業盈利狀況正在惡化,此除引起市場關注銀行貸款質素外,亦限制了股市上升動力。
記者:周燕芬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1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為49.61萬億元,增長18.9%,較去年12月底高0.97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為16.52萬億元,增長6.68%,較去年底低2.38個百分點。
新增貸款破紀錄
中國國際金融報告指出,1月M1增速再創歷史新低,只有6.7%,反映出企業盈利惡化尤為嚴重,因為M1主要為企業活期存款,包括企業留存利潤和尚未投入使用的貸款;還有活期存款增速減慢,亦意味着對包括股市的資產價格推動有限。
至於1月份人民幣貸款呈爆發性增長1.62萬億元,符合市場預期。但貸款結構中,票據融資佔企業貸款比重高達42%,中長期貸款只佔35%,反映目前貸款仍主要為解決企業流動資金困難的燃眉之急,借中長期貸款以進行產能擴張意願低迷;相信目前信貸爆發性擴張不可持續,年內借貸將前高後低。而由於貨幣條件已極為寬鬆,因此減息空間較小;1月貿易順差保持391.1億美元高位,也顯示人民幣不具備貶值條件。
貿盈高企 人民幣難貶值
報告又指出,若依靠貨幣政策無節制放鬆,會帶來貸款質素下降的更大風險,對銀行業長遠不利;中金建議通過加大發債力度,來實現包括發放消費券等措施刺激消費。
美林預期,透過票據融資的流動資金已供過於求,再過多1、2個月新增貸款情況會穩定下來。摩根大通則指信貸風險需加強監管,以防止出現90年代銀行不良貸款急增情況。
野村報告認為,貸款強勁增長將為09年經濟增長提供穩固支持,09年中國經濟將能夠「保八」,中國企業得到融資,亦降低了違約風險。
另外,商務部副部長鍾山稱,在全球經濟走向衰退背景下,中國外貿面臨較大壓力,令中國消費增長難度增大。他又指,全球貿易可能出現負增長,而為規避風險和彌補發達國家流動性短缺,國際資本流動出現逆轉,開始由新興國家流向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