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衞星相撞,碎片將變成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泛指人類在太空活動所製造的廢物,包括火箭和推進器的殘骸、失效衞星、太空船間碰撞產生的碎塊。太空垃圾通常會墜回地球,但人類被擊中的機率是一萬億分之一,迄今只有一人曾被擊中。
太空垃圾曾擊中一人
自前蘇聯1957年發射世界首顆人造衞星以來,人類發射了逾6,000枚衞星和太空船,大部份已成了太空垃圾。目前,在地球觀測到的太空垃圾約有4,000多萬件,重達3,000噸,最大的垃圾與一輛巴士相若,最小的跟一個壘球般大。
太空垃圾以時速約28,000公里飛移,即使一塊只有亞士匹靈般大的太空垃圾跟衞星輕微碰撞,也足以將衞星撞成殘廢。
專家指,每年平均200件太空垃圾墜回地球,由於地球有70%面積是海洋,所以人類被擊中的機率僅約一萬億分之一,唯一案例是1997年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婦人,肩膊被10厘米乘13厘米、熏黑的火箭碎片擊中,她沒受傷。2006年,一架拉丁美洲的空中巴士飛機,與墜向太平洋的俄羅斯間諜衞星擦身而過,270名乘客捏一把汗。
美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