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周二晚道指大跌,很多人預期港股在昨日會大幅回吐,昨日恒指最多曾經下跌過518點,但低點見過後便一直反覆向上,最後收市只跌了341點。再看看昨日亞洲各地市況,普遍來說都做得不太差,除了日本休市未能參考外,很多指數的跌幅都不夠1%,有些地方更以上升收市,情況似乎有點意料之外。
新股急升或涉人為因素
其實這數天上證指數一直企穩在2200樓上,的確能對抗美股那邊的弱勢,對港股起了穩定作用。但投資者要留意的是,上證指數自從一月初至今已反彈了超過20%以上,到底短期的上升動力能否持續是一個問題。假設內地股市要回吐部份升幅,同時美股又未能接力回升的話,港股不排除有回調的壓力,大家不可不防。
昨日港股雖然偏軟,但當中亦有逆市奇葩,以介紹形式剛上市的宏霸數碼(802),昨日單日便上升了134%,最高更曾上升超過兩倍,實在令不少投資者大跌眼鏡。而這亦令到大家對正在公開發售的瑞金礦業(246)有一定程度的憧憬。
其實一些投資者認購新股,而希望短線獲利的同時,亦應要知道有時候新股股價大升,其實亦基於一些人為因素。其中一個便是減少新上市公司給公眾人士認購的比例,一般都是發售新股總數的10%至20%,其餘便全屬配股。這個認購與配售比例,令「街貨」相對較少下,因此股價亦較容易上升。
救市受惠股值博率更高
另一個因素是當投資者見過這些新股首日股價飛升後,便覺得這類新股首日表現應「差極有限」,於是便不會在首日開市時鬥沽,這令小量買盤便可推高股價,而一些短線投機客亦跟風掃入,這個循環一旦開始,便令股價不難升高過招股價。但投資者亦要知道,萬一這「預期」消失,那些沒有實質盈利支持的公司股價,隨時可以跌個四腳朝天。
大家一定要小心的是,當這些新股股價如上升後不能在高位企穩,熱錢亦可能隨即消失,而令股價失去支持。其實新股能給予我們的歷史資料普遍都不太足夠,所以要推測其股價走勢相對困難,大家倒不如留意如中石化(386)等更化算,這些跟隨大市回調而股價下跌,但仍然是因內地救市而受惠的股票,值博率更高。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