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常見於麵包的毛霉菌侵襲瑪麗醫院,導致兩名淋巴癌及血癌病人腸穿死亡。該院過去半年連環爆出多宗毛霉菌感染個案,至今共七人確診,但感染途徑未明。院方遂緊急訂購特效藥備戰,骨髓移植病房即時關閉停收新症,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正忙於為所有高危病人檢驗糞便,此菌感染個案本屬罕見,該系系主任袁國勇坦言行醫27年來,首次遇上如斯密集的毛霉菌感染爆發。記者:白琳、梁洵瑜
袁國勇昨晚在記者會表示,一名患上急性血癌的6歲男童去年11月在瑪麗醫院接受化療時,突然腹脹,遂接受手術切除壞死腸臟,「開刀一睇,條腸爛到黑晒。」化驗結果顯示,其小腸回盲部感染毛霉菌,男童發病23天後不治。
該院上月及本月再接獲同樣患上急性血癌的11歲男童及38歲男子,出現上述病徵,同被確診感染毛霉菌導致壞疽性盲腸炎,現正接受藥物治療。
惡菌導致器官缺血壞死
港大微生物學系翻查病人資料,發現去年10月曾有一名57歲淋巴瘤及腸穿死者的傷口含毛霉菌。該系又為骨髓移植部門病人檢驗糞便,發現三人的樣本含此菌,一人肚瀉,兩人尚未出現病徵,院方及時處方特效藥,阻止感染惡化。到目前為止,共有七人感染,四人病發。
毛霉菌(Zygomycetes)感染的殺傷力極高,此類真菌呈樹枝狀,在體內透過血管蔓延全身,導致器官缺血壞死,就算接受治療,死亡率也達50%。血癌、淋巴癌、嚴重糖尿、腎衰竭及接受化療患者的免疫能力欠佳,較易染病。此菌常見於木材及植物,麵包等植物性食物均有可能帶菌。上述病人均感染屬於毛霉菌的根霉菌(Rhizopus)。
該系上月展開調查,尋找感染源頭。由於毛霉菌感染的潛伏期不明,難以確定病人是否在院內感染。調查結果顯示,瑪麗醫院病房、廚房及藥房均沒有毛霉菌滋生,又暫沒發現病人使用的木製舌壓及木筷子帶菌。院方提供的膳食均經高溫消毒,帶菌風險極低。因此,袁國勇懷疑病人透過進食預先包裝食物染病。由於兩名患者表示曾進食購自7-11便利店的預先包裝食物,該系遂大規模化驗有關食物樣本,並發現兩款食品含此菌,但未能確定與感染個案有關。
需緊急向外國購特效藥
瑪麗醫院04年至去年9月僅發生四宗毛霉菌感染,全部透過呼吸或皮膚傷口而染病,從未在腸道或糞便驗出該菌。袁國勇坦言,行醫27年以來,如今才首次遇上短時間內連環爆出數宗毛霉菌感染的特殊情況,而且均屬腸道感染,「突然多咗四個(病發個案),有需要同公眾解釋。」
但袁國勇相信此菌並未變種,可能與此類真菌在食物鏈日趨常見有關,或化療藥物抑制免疫系統的能力日益改善,促使此菌更易入侵。他又指,上月染病的11歲男童服食特效藥Posaconazole後已退燒,其後再沒驗出大便樣本含毛霉菌。
不過,此藥在港尚未註冊,瑪麗醫院只有小量貨辦。袁國勇指,院方已向外國藥廠緊急訂購,骨髓移植病房現時暫停接收新症,直至藥物存量充足,預計需時一至兩周。該系又會替所有化療病人化驗糞便樣本,「冇肚屙都會種一種(菌),種到有嘢就即刻畀藥。」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將與醫院管理局密切留意情況。
瑪麗醫院腸道感染毛霉菌個案
個案:57歲男子
所患病症:淋巴癌
簡介:去年10月因腸穿接受腸臟切除手術,傷口含毛霉菌
現況:死亡
個案:6歲男童
所患病症:急性血癌
簡介:去年11月接受化療時突腹脹,確診小腸感染毛霉菌
現況:死亡
個案:11歲男童
所患病症:急性血癌
簡介:上月接受化療時右下腹痛,確診感染毛霉菌導致壞疽性盲腸炎,病發前曾吃預先包裝食物及飲品
現況:病情受控
個案:38歲男子
所患病症:急性血癌
簡介:本月接受化療,昨確診感染毛霉菌導致壞疽性盲腸炎,病發前曾吃預先包裝食物及飲品
現況:治療中
個案:35歲男子
所患病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
簡介:大便樣本含毛霉菌
現況:肚瀉
個案:38歲男子
所患病症:急性骨髓血癌
簡介:大便樣本含毛霉菌
現況:沒有病徵
個案:50歲男子
所患病症:急性淋巴癌前期
簡介:大便樣本含毛霉菌
現況:沒有病徵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微生學系
預防毛霉菌擴散措施
‧為所有化療病人檢驗糞便
‧增購治療毛霉菌感染的特效藥
‧骨髓移植病房停收新症
‧全院病人停用未經消毒的木製舌壓〈圖〉
‧化療病人停用木筷子
‧建議化療病人勿吃未煮熟的食品及飲料
資料來源:瑪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