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職員失嬰屍遲報一周

醫院職員失嬰屍遲報一周

【本報訊】東區醫院遺失嬰屍的調查工作接近尾聲,調查委員會對嬰屍下落仍茫無頭緒,但揭發涉事職員早於去年12月底已發現遺失嬰屍,自行調查約一周才上報醫院管理層。委員會將促請醫院管理局整頓內部工作文化,培養員工的危機意識。
遺失嬰屍調查委員會明日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據悉,委員會盤問三至四名涉事殮房職員時,發現口供內容不一致,其中一人的供詞更前後矛盾。經委員會反覆盤問,該名職員承認初時因緊張及思緒混亂而提供錯誤資料。

錄像證嬰屍由屍袋盛載

東區醫院上月5日接獲殮房職員滙報遺失嬰屍。消息人士稱,有關職員最初訛稱上月2日例行盤點時發現,其後才向委員會承認去年12月底已得悉事件。當時涉事一眾職員私下調查及搜索,並致電同事查問屍體下落,結果遲了約一周才上報,「為咗隱瞞遲咗幾日先滙報,有人講大話。」
委員會初步認為事件反映職員危機意識不足,希望醫管局整頓內部文化。消息人士說:「唔好以為殮房係自己天下,有事就自己搞掂,唔使即時滙報。其實當有呢啲事發生,佢哋都孭唔起。」
消息人士又指,根據閉路電視影像,嬰屍確實由銀灰色屍袋盛載,非外界揣測的黑色屍袋甚至垃圾袋。委員會獨立盤問並試探涉事職員後,已排除事件涉及私人恩怨的可能性,「佢哋一齊做嘢十幾年,有時會拗撬,但唔會搵工作嚟玩。」眾人口供一致確認他們上月19日最後一次看見嬰屍。
嬰屍存放殮房期間,該處正在安裝新屍格。據了解,工程人員供稱安裝過程沒有異常,委員會相信嬰屍沒有隨工程廢料丟棄。殮房設有垃圾桶盛載用過的祭祀物品,但嬰屍是否經此途徑丟失已無從稽考。
警方表示仍在調查事件,暫未發現案件涉及刑事成份。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批評,事件反映醫院管理層疏於監督員工,導致前線員工養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陋習,「擔心孭鑊就要講大話,其他不為人知嘅錯誤可能更多。」他促請醫管局接獲報告後懲處有關員工,並設立賞罰分明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