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踎低起身見頭暈 運動「自療」<br>倒後行健體婦跌落坑

感冒踎低起身見頭暈 運動「自療」
倒後行健體婦跌落坑

【本報訊】一名試過以倒後行方式強身健體的婦人,昨日身患感冒到麥理浩徑行山,她如廁後頭暈頸痛,於是重施故技,卻在一個上斜彎位踩空,墮下五呎深引水道,需消防救起。女事主左手甩骱及手腳擦傷送院,事後猶有餘悸說:「見過鬼仲唔怕黑咩,以後都唔敢倒後行啦!」 記者:江寶龍

肇事婦人姓馬(52歲),體重約160磅,她事後透露,較早前行山時有晨運客向她推介,指倒後行可強身健體:「我早前試過兩次覺得好好,今次係第三次倒後行。」昨晨8時許,近日患有感冒的馬婦湊孫返學後,想起倒後行可強身,希望藉此紓緩不適,於是到屯門井頭上村對上山坡的麥理浩徑、即大欖郊野公園範圍內行山。

自言「瘀爆」勞煩消防相救

馬婦步行一段路後往如廁,怎知「踎低起身」時感到頭暈頸痛,於是倒後行了500公尺,希望可紓緩不適。其間她倒行幾步又前行幾步,當倒行至一個彎路上斜位時,未有為意身後是一條五呎深、五呎闊的引水道,失足墮下。
她事後形容:「好似飛落去咁,撻落去漆黑一片,我都唔知點解跌落去!」其他行山人士發現她墮引水道後報警。消防到場用「山兜」救起馬婦,她左手甩骱,下顎及手腳擦傷。
被問到會否再倒後行,馬婦驚魂甫定說:「見過鬼仲唔怕黑咩,以後都唔敢倒後行啦!」她又自言今次「瘀到爆」,還向在場消防員頻表歉意:「唔好意思,我跌親要你哋勞師動眾,咁多人嚟救我!」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倒後行運動最少有近30年歷史,除了可訓練及強化平日少用的兩腿,亦可減輕膝蓋的負擔,可作為膝蓋受損後的康復治療。倒後行亦可強化腰背肌肉,有助改善腰背痛。但他補充,進行倒後行運動要漸進式學習,開始時最好有同伴面對面扶持,並要在平坦的道路上步行,一面向後行時,一面要向後望避免跌倒。

感冒發燒 孕婦長者也不宜

註冊物理治療師劉兆安亦說,倒後行的運動消耗量較前行多三成,因此有助控制體重,而且倒後行要保持姿勢挺直,有助改善「寒背」,紓緩頸項及腰背痛,但他建議每次倒後行15分鐘,不宜太長。倒後行時有跌倒危機,所以孕婦及平衡力較差的長者、心臟病患者、感冒發燒者均不宜作此體力消耗大的運動。

晨運婦倒後行墮坑示意圖

1)婦人到屯門麥理浩徑晨運,蹲下如廁後站起時感頭暈及頸痛

2)女事主想起以倒後行「自療」,其間有前行及倒行,步行了500公尺

3)當她倒後行至一個上斜彎位時,未有為意身後引水道,失足墮下

倒後行好處

1.步行時須挺直身軀,可改善寒背及提高身體平衡力

2.可令腰背肌肉收緊,改善腰背痛及頸痛

3.強化兩腿肌肉,減輕膝蓋負擔

資料來源: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註冊物理治療師劉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