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保護主義持續,歐盟針對中國製造產品未有停止迹象。歐盟在撤銷對中國熱浸鍍鋅板的反傾銷調查的同時,另一方面向中國鋼條徵收25%臨時反傾銷關稅,保護主義未有因奧巴馬政府刺激方案中「BuyAmerica」(買美國貨)條款遭全球指摘而降溫。
中國鍍鋅板撤反傾銷調查
歐盟在其官方刊物中公佈,取消對中國鍍鋅板的反傾銷調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回應指,歐盟方面的決定是基於客觀事實,中方對此表示歡迎和讚賞。
熱浸鍍鋅板主要用於生產汽車、家庭用品上。歐盟委員會於07年12月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高達12.06億美元,是歐盟自79年來對中國反傾銷的最大案件。去年12月,歐洲鋼鐵工業聯會通知委員會撤銷反傾銷調查,但仍然要求歐盟繼續監視中國製造產品。據歐盟的文件顯示,鞍鋼的子公司鞍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公司為相關出口生產商之一。
同時,歐盟公佈將對中國製造的鋼條徵收25%的反傾銷關稅,有效期為六個月,但表示不會向其他中國鋼產品徵收額外關稅,委員會將審視會否實施維期最少5年的最終關稅(definitiveduty)。該鋼條主要用於建造業等用途,該文件同時亦向摩爾多瓦鋼條徵收4%的反傾銷關稅。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教授JagdishBhagwati指,各國普遍都有包括反傾銷在內的「公平貿易」法例,當保護主義升溫時,各國便會引用法例來打擊自由貿易。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金融服務業主管(中國及香港)卓茂文認為,市場對金融保護主義復興過份憂慮,料有關揣測只屬短暫,惟該行認同各國政府將加強干預金融市場,銀行業務模式或變得簡單化,西方長遠或加強向金融業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