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公佈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1%,略高於市場預期的0.8%,為06年7月以來最低位;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進一步下滑至-3.3%,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6%,跌幅為02年3月以來最大。市場預期通縮將至令減息機會大增,但減幅不大,以免滙率不穩以及資金外流。 記者:周燕芬
市場普遍預期,2月份CPI受去年春節因素影響,將會出現通縮,為2002年以來首次;然而,對於之後走勢則有所分歧。
中金料全年僅減0.54厘
中外證券行包括美林、野村、摩根大通、花旗及中金等,一面倒認為中國勢必減息抗通縮;不過,一向預測較準確的中金,同時為人行降息預期降溫,估計全年減息幅度為54個基點(即0.54厘),較市場預期的108個基點為低,原因是內地銀行信貸暴增,降低了大幅降息的必要;若本輪降息幅度過大,將來通脹再起時加息步伐未必能快速跟上;以及貿然大幅降對貨幣穩定和資金流動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俄羅斯便是教訓。
CPI升1%兩年半最低
統計局公佈1月份CPI上升1%,為兩年半最低,當中非食品居民消費價格出現負增長0.6%,為6年以來首次下跌,例如衣着類、交通通訊及居住價格均出現下跌。食品居民消費價格則上升4.2%,而鮮菜價格因春節因素影響,更大幅攀升19.6%。摩根大通預期,由於能源食品價格回軟,工資及貨品服務價格亦受經濟疲弱而走低,預期首季度CPI會現自2002年以來首次通縮,美林亦料2月份會錄得通縮-2.3%。
1月份PPI當中的生產原料出廠價下跌4.4%,例如原油出廠價大幅下跌49.9%,有色金屬冶煉出廠價下跌24.6%,不過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出廠價則上升達22.7%;至於生活資料出廠價則微漲0.1%,例如衣着類上漲0.9%。國家統計局分析,PPI跌幅較去年12月擴大2.2個百分點,原因是全球經濟急速下滑,令國際原油、礦石、糧油價格顯著回落,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大所致,即使09年工業品價格不再下跌,全年工業品價格同比仍會出現負增長。
中金指,因假期工廠停工壓低了PPI表現,而PPI大幅放緩將繼續對工業企業利潤產生較大衝擊,並令2月份CPI亦步入通縮。雖然北方出現旱災,受影響的小麥佔整體CPI比重只有3%,因此影響程度有限;反之失業壓力將帶動物價下跌。中金維持全年PPI為-6.3%,CPI為-1%。
中國1月份數據表現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1.0%
‧食品 +4.2%
‧家庭設備維修 +2.6%
‧居住價格 -2.3%
‧交通通信 -2.5%
‧衣着 -2.7%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3.3%
‧煤炭開採洗選價 +22.7%
‧衣着類出廠價 +0.9%
‧有色金屬冶煉價 -24.6%
‧原油出廠價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