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奧巴馬只能向凱恩斯求救 - 盧峯

探針:奧巴馬只能向凱恩斯求救 - 盧峯

一九七一年尼克遜說"WeareallKeynesiansnow"(我們都是凱恩斯主義者)時,凱恩斯的經濟政策其實已開始退潮,政府不斷調控經濟的做法已開始產生嚴重的反效果。
在就職後的第一個記者會上,美國總統奧巴馬不管在開場白或答問中都沒有提到凱恩斯的名字。但在有關經濟問題及刺激經濟方案的發言上,奧巴馬活脫脫是凱恩斯主義的代言人,要招凱恩斯的魂來拯救疲弱的美國經濟。
奧巴馬是這樣說的:「在經濟衰退下,私人部門疲不能興,只有聯邦政府有資源可以把『死火』的經濟『撻着』,只有政府可以打破失業──減開支──大幅裁員的惡性循環。」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凱恩斯游說英國政府、西方國家政府大幅增加開支大幅增加政府投資抗擊大蕭條時,用上的不是類似的論據、語言嗎?
只是,經過近三十年的自由放任思想(LaissezFaire)洗禮,經過近三十年反凱恩斯主義思潮的冲擊,即使視凱恩斯理論為救命絕招的政治人物也不會把這個名字掛在嘴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論或反彈。奧巴馬是個非常醒目的新一代政治領袖,他自然不會主動背上可能引起紛爭的意識形態標記。

撇開理論、意識形態不說,在當今經濟極度疲弱,人心不穩,資金緊絀的情況下,凱恩斯三十年代提出的救市招數可說是救市的獨步單方,只要不是束手待斃的政府,只要不是坐待上天打救的領袖都不得不向凱恩斯取經,都不能不用上他在三十年代開出的「藥方」。試想想當私人部門、銀行落雨收遮,不願投資,不願貸款時,有誰能填補投資、資金的缺口避免經濟大滑坡呢?
江湖救急向凱恩斯求救當然沒有問題,重要的是奧巴馬要真正弄懂凱恩斯的想法,不要變成一個「唔湯唔水」的凱恩斯主義者。正如馬克思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一樣,凱恩斯自己也不是凱恩斯主義者。凱恩斯是個徹頭徹尾的務實主義者,他關心的是人民的實際福祉及社會的繁榮安定,他的理論是要為人們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要成為教條。凱恩斯雖然認為政府有必要救市,但他從不相信政府是萬能的;只要有可能,他總希望私人企業、市場能主導經濟運作。但願奧巴馬明白這個道理,不要把一時救急的做法變成長期的政策,更不要以不斷微調經濟為己任!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