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電訊盈科(008)私有化事件中,不論是否電盈之小股東,大家也極為關注證監會能否在2月24日前完成整個「種票」疑團之調查,並向高等法院申請押後審批。
由於不少朋友預計,假若證監會再無任何行動,則高等法院將會在2月24日批准這次電盈之私有化行動。筆者就此事向好友曾文興律師查詢,察覺情況與不少市場朋友之估計略有不同。
據曾律師指出,高等法院並非橡皮圖章,法官有獨立自主權,他會根據所提交的資料及證據,並從一個誠實而聰明的股東角度來考慮是否接受這個私有化建議。假若認為這個誠實而聰明之股東不會接受這個建議,則屆時法官便有可能押後,甚至不會Sanction(允許)這個私有化計劃。
聽罷曾文興律師的解釋後,筆者從近日報章的報道看到:「假若證監會不採取行動,則民主黨將協助電盈的小股東準備誓章,入稟法院要求押後審批。」故從曾律師的解釋來看,筆者估計電盈小股東的自發性行動亦有一定效用。在這次電盈私有化事件中,一眾小股東亦未必輸硬,大家不用太灰心。
這次電盈私有化一事中,假若最後小投資者要透過政黨的協助,才能入稟高院爭取自己的權益。筆者不禁想到,證監會在協助及保障小投資者方面,是否足夠呢?在雷曼迷債事件、中信泰富(267)投資外滙出事事件,以及這次電盈的私有化事件,大家對證監會的工作又有何感想?
員工慘成犧牲品
在電盈私有化事件中,除了一眾小股東外,電盈員工們的遭遇也頗無辜,境況令人同情!在過往多年,電盈已先後多次裁員;但為何裁到今時今日仍要繼續裁員?電盈並非冇錢賺,根據大行的報告,顯示電盈的盈利正緩步增長。究竟,這次又為何要大裁員、減薪?
正如昨日本欄談到,在這次私有化過程中,在成功私有化後,電盈將會派發180多億元特別股息給大股東(只是大股東),因此大股東們可謂不用一分一毫便可私有化電盈。至於這180多億元特別股息又從何而來?這180多億元當然不是樹上生出來,又或天跌下來。筆者相信這筆龐大的資金是由電盈透過HKT的貸款而來,因此,一旦私有化成功,電盈便無端端要孭多180億元債項,單單是利息成本也頗為沉重,試問電盈又怎能不裁員來減省成本,應付這額外的龐大貸款。
綜合來看,在這次私有化事件中,一眾小股東輸了,電盈的員工亦輸了(減薪、裁員),究竟誰是最後大贏家?在明年富豪榜中,又可再升幾多級?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