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的牛年願望是甚麼?希望子女快高長大?聰明伶俐?還是樂於助人?想子女有顆善良的心,應該從小培養。11歲的嘉盈是歷屆「青年義工嘉許計劃」最年輕的得獎者,別看她年紀小小,義工資歷已有8年!即3歲就開始做義工。她不但樂於助人,談吐得體,且成績驕人,正正是一眾家長心目中完美子女的典範。
記者:林佩婷
攝影:王文忠
坦白致勝
被老師推薦參加「青年義工嘉許計劃」選拔時,嘉盈全沒想過得獎。「最初諗住有被推薦資格,對升中都有幫助。但到初選面試前嗰晚有少少瞓唔着,第二日面試後覺得自己口窒窒,表現麻麻,點知仲有機會複選,嗰刻信心先大番。最深刻係佢哋問我『你對攞獎有咩睇法?』我坦白講參加得就梗係想攞獎,而且得獎之後,說服朋友一齊做義工都有感染力得多。」可能源於這份坦白,嘉盈最終真的脫穎而出。
一切從垃圾開始
讓嘉盈領悟做義工是件有意義的事,並一直堅持下去的人,正是媽媽冼太。想當初,只3歲,究竟明不明白義工是甚麼?冼太一樣坦白,說女兒最初只當去玩:「記得幼稚園嗰陣學校帶佢去做義工,成班小朋友一齊喺天橋執垃圾,佢返到屋企仲好開心咁話好好玩。」真正體會義工的助人意義,要待至小三那年。「嗰陣學校仲未分精英班,我成績叫做OK,老師就安排我同啲比較差嘅同學一齊坐,幫佢哋解難,忽然感受到幫人真係好有意義。」
有意義歌手夢
做義工不但幫到人,還可改造自己。冼太話嘉盈以前好怕醜,做義工後建立了自信,膽量亦大了。「做義工後多接觸老人家或其他社群,可以同長輩溝通,講話自然大膽同積極咗。而且做咗義工個人真係會無咁自私,好似細個儲利是錢多數用嚟買玩具,但𠵱家就用嚟做善事捐款。印象最深係有次去盲人輔導會探訪失明同智障人士,發現佢哋比好多正常人有禮,仲主動同我傾偈,叫我要努力讀書、孝順父母。」
問嘉盈最想做那類型的義務工作,她說是探訪偏遠地區。見她那麼熱愛,「我的志願」想必離不開社工或教師,誰知她說:「我好鍾意唱歌跳舞,希望將來做歌手。而且有咗知名度,做善事嘅號召力就大好多,可吸引多啲人做義工。」哈,以為殊途,其實同歸,失敬失敬!
嘉許計劃 過五關斬六將
據青年義工網絡單位主任劉慧心說,香港青年協會於98年成立青年義工網絡,並於05年始辦「活得出色──青年義工嘉許計劃」,透過學校等不同團體推薦會員,每年約40-60位參加遴選,從初選及複選中選出8位獲嘉許的青年義工作未來一年的青年大使,推展義務工作。
截止提名:每年10月初
初選及複選:每年10-11月
網址: http://yvn.hkfyg.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