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用後會令人體排油的油魚或在市面重現,18名就讀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的女生,本月5日到赤柱廣場三樓的赤柱露台餐廳進食被指是鱈魚的魚柳後,數日內陸續出現腹痛及排油不適,其中兩人需求診,各人現時情況穩定,毋須入院治療,衞生防護中心及食物安全中心正跟進事件。
光顧赤柱露台餐廳
衞生防護中心昨晚公佈,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18名11至12歲女生,本月5日在赤柱露台餐廳進食「香煎鱸魚柳伴檸檬牛油汁」作晚餐,其後數日內各人陸續出現腹痛及排油不適,其中兩名學生曾向私家醫生求診,但毋須入院。食物安全中心昨晚派員到該餐廳了解情況,並取走出事魚柳的購貨資料調查。
赤柱露台餐廳負責人王先生指,出事的女生是參加學校舉辦的餐桌禮儀訓練活動,共43人出席,過去兩天接獲學校通知有學生進食晚餐後不適,他表示當日使用的魚柳為牛油鱈魚,屬貴價貨,與相關的供應商合作近一年,從未出事,事發後會暫停向該供應商取貨;他表示該校本月12日也在餐廳預訂了男生的餐桌禮儀訓練活動,校方暫未要求取消活動,但會將魚柳餐改為牛扒。
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出,若魚肉所含的油脂太豐富,腸胃難在短時間完全消化,「就好似飲咗成支油落肚,個胃同啲腸都無可能即刻分解到,惟有直接屙出嚟。」她表示常見症狀為肚痛至痙攣,患者不時有作嘔作悶不適,不但大便時會排油,平時也會忍不住排出小量含油糞便,不適或會持續半日至一日,通常不會對健康有長遠影響,但以往曾有病人食用冒充鱈魚的油魚後,因腹瀉次數過多導致脫肛,需接受外科治療。
誤食油魚後果嚴重
關嘉美警告切除膽囊的患者因不能分泌膽汁分解油份,一旦誤食油魚後果非常嚴重,故呼籲這類病人購買魚類時要小心選擇,尤其不要選擇太便宜的魚類貨品。
百佳超級市場07年初被揭發以油魚冒充鱈魚出售,大批市民進食後排油,超市其後被法庭輕判罰款4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