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非政府機構員工爭取與公務員同工同報酬,一群在社會福利署工作的合約「社區工作幹事」,近日也去信特首曾蔭權和立法會議員訴苦,講述他們已六年沒調整薪酬,受部門「歧視」。他們指申領綜援人士,最近三年都獲上調綜援金及「出雙糧」,「難道我們一群肯付出(勞力)的,比那些綜援受助人還不如嗎?」
社署的社區工作幹事,主要工作是安排參加「自力更生」計劃的失業綜援戶,到郊野公園等地區做工作,職位月薪約8,000元至近一萬元。華員會社會保障助理分會主席陳振華表示,曾有社區幹事吐苦水稱,部份綜援家庭的「月入」比他們還多。
同意整筆撥款建議
此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出席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政府同意或原則上同意由獨立檢討委員會撰寫的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檢討報告提出的36項建議。職工盟議員李卓人炮轟委員跟政府「打龍通」,無視整筆撥款制度已爛透。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偉業批評,報告建議訂出機構的「最佳執行指引」,但沒有罰則,形同虛設。委員會議員通過動議,對檢討報告書沒徹底解決整筆撥款引伸的問題,並對政府未詳細再諮詢業界就完全接納報告書的建議,表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