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 - 李純恩

上海話 - 李純恩

上海一個專欄作者,在報紙上提了一句「說上海話沒文化」,結果惹起軒然大波,大批讀者投訴,結果又要徹查又要道歉。
為什麼一句話可以搞出這麼大一件事?那就是今日中國人的情緒病,覺得被外國人侮辱了,發「民族情緒」,覺得被外地人侮辱了,發「地方情緒」。
上海人為「捍衞」上海話一鬧,其他地方的人便群起而攻之,駡上海人小器。本來全國人民就看上海人不順眼,抓住個攻擊點,還不發動全面總攻?只是,這事落在中國任何地方,都會有人像上海人那麼鬧,你試試說「講山東話沒文化」、「講廣東話沒文化」,山東人和廣東人說不定比上海人還激,把你家都砸了!你要是說「講北京話沒文化」,北京人會跟你拚命!
好了,上海話到底有沒有文化呢?
從前的上海話有,今天的上海話沒有。
今天的上海話已是一種十分粗鄙的語言,從口音到用詞,都去菁存蕪。
上海話是很難用文字寫出來的語言,用上海話讀書讀報是讀不全的。跟全世界語言相同的是,上海話也有文雅和粗鄙之分,一開口便知出身教養。這些,老上海分得出來,三十歲以下的年青人,已搞不明白。今天,「出租車」叫「差頭」,「賺錢」叫「扒分」,「媽媽」叫「老娘」,諸如此類,身光頸靚的女孩子,一開口就是「阿啦老娘坐差頭去扒分」,聽了叫人倒足胃口。如果粗鄙也是一種文化,那上海話就有文化了。
香港有些教上海話的語言班,有位朋友數年前在中文大學學過上海話,說很難。這是因為上海話沒得寫,全憑死記。所以,你要學上海話,一定要看老師多少歲,四十歲以下的,個個口音帶蘇北腔,一開口都是江澤民,除非你特別喜歡江前主席啦,不然,還是換個老上海教上海話,那會「比較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