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不只買國貨<br>中國拒實行保護主義

商務部:不只買國貨
中國拒實行保護主義

【本報訊】美國刺激經濟方案附帶「買美國貨」的保護主義條款,引起國際聲討抗議;國家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稱,中國不會實行「BuyChina」(買中國貨),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國內的商品、國外的商品,都會一視同仁。 記者:周燕芬、劉美儀

就在中國發表不會實行買中國貨言論後,巧合地,美財政部再表示,新任財長蓋特納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同意在經濟、金融事務上需要有更多合作。

中美同意更多經濟合作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出席馬來西亞央行周年紀念儀式致辭時表示,第二浪金融海嘯或對新興市場帶來更大威脅,各國要提防保護主義從貿易擴散至金融領域,基於政治壓力,已發展國家在推出拯救銀行體系方案時,或會包含一些具保護主義色彩的措施,此舉只會令發展中經濟承受更大創傷。
的而且確,繼美國擬推出的「買美國貨」後,印度自08年10月以來,共推出17項貿易救濟調查(包括反傾銷的措施),其中是包括禁止中國玩具進口半年。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中國政府對印方在短時間內,頻繁地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並實行進口限制,表示嚴重關注。
儘管面對保護主義冒起,姜增偉堅稱,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前提下,一個國家要滿足自己市場,僅限於自身國家生產是做不到的。中國商品市場有80%以上是國內生產,但仍有相當部份商品需要從國際市場補充,例如工業原料、奢侈品及農產品,中國每年均從美國、加拿大、澳州進口小麥、大豆等。每個國家必須要大力發展國際貿易,實現商品大流通;這樣才能發揮各國經濟特點,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商品需求。

李克強赴廣東考察

國際金融危機未除令中國難獨善其身,他指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使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受到影響,對消費心理產生波動。為積極拓展農村內需市場,他表示今年商務部將在已建設的26萬家「農家店」基礎上,再建15萬家至41萬家,至2010年再增至51萬家,按目前每家安排就業3.1至3.2人,今明兩年將可提供77.5萬個崗位。
為了拉動消費,成都、杭州等政府已透過發行消費券谷消費,他說在特殊條件下可採取特殊方法(發行消費券),應會產生一定作用。中央刺激經濟措施被不少官員形容初見成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兵分兩路,分別前往廣東及浙江省考察,看看經濟是否已見起色。

商務部六招擴大消費

1.創新營銷方式,例如零首期、零利率和零手續費分期買家電
2.多元化消費平台,例如舉辦不同類型洽談會
3.減低成本令產品以低價出售
4.推出價廉物美產品
5.發展新消費模式,例如刷卡消費
6.增加消費信心,例如打擊假冒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