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陷入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黑暗的日子,黃金顯得格外閃閃生輝。隨着信貸危機深化引發金融海嘯,越來越多人對「紙上資產」抱有戒心,並認為黃金等「硬資產」,才是最具保值潛力的投資工具。
一些經濟學者和大學教科書告訴我們,當經濟不景氣時,金價通常會受壓。如今美國墮入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嚴峻的衰退期,金價近期反而上升了60美元,這是否有點兒諷刺呢!
紙上貨幣全盛期已過
事實上,其他不少商品最近均跌進深淵。正當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價格下滑,原油價格也在短短4個月裏從接近每桶150美元瀉至35美元附近。
縱使目前的大氣候基本上不利商品價格,可是我相信金價仍有機會上闖每盎斯1200美元,理由是美國聯儲局大刀闊斧減息,使到短期基準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
更意想不到的是,慣常與美元走勢背道而馳的金價,竟然一反常態,近期跟隨美元一併向上。在這樣的環境下,金價能夠企於900美元之上,究竟有何啓示呢?
金融市場似乎在告訴大家,「紙上貨幣」的全盛時期經已過去。既然冰島貨幣克朗可以在短短的日子裏被一場金融海嘯冲散,我們能否抹煞英鎊和新興市場貨幣不會有同一命運?在上世紀70年代,貨幣秩序失控,《布雷頓森林協議》(BrettonWoodsAgreement)劃上休止符,當年黃金就成為最佳的避險工具。因此,我認為在牛年裏,同樣將會是黃金發光發熱的一年。
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先後調低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及冰島的信貸評級,而歐洲的銀行向烏克蘭和巴爾幹半島等國家的貸款過度,這將會使到歐元在各地央行心目中的地位下降。
歐元英鎊和日圓失寵
另一邊廂,面對英國可能出現主權債務違約,並要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援助,英鎊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也會打折扣。而日圓仍欠缺作為最頂級儲備貨幣的威望。假如歐元、英鎊和日圓失寵,結論很簡單,那就是黃金會成為全球央行爭相吸納的對象。
當全球銀行村被「貨幣中子彈」夷平,造成數以萬億計美元損失和撥備,黃金就是最值得信賴的避風港。
雖然世界各地經濟急劇走下坡,美國消費物價指數更是自1950年代以來首見真正下跌,但面對聯儲局狂印銀紙、大力拯救銀行,以及採取非常的財政手段去振興經濟,通脹最終會抬頭。
美國債台高築,負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60%,比率較大蕭條期間有過之而無不及。看來只有靠着通脹,才能拆走美國自己埋下的債務計時炸彈。
全球再次追捧黃金,看來只是時間問題,我預計金價有力在未來12個月裏上闖每盎斯1200美元。我信黃金!
MichaelPreiss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