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與共? - 李偉誠

貧富與共? - 李偉誠

李偉誠 自由撰稿人

摩西有神庇佑,一手分得開紅海;一眾同樣法力無邊的超級富豪,這次卻衝不過股海翻波。
《福布斯》最新公佈的香港首四十名富豪排行榜顯示,一場金融海嘯,總共吞噬了他們五成的總資產,就連恒居首位的李嘉誠,資產也減半。當中損失得最大者,就是九成資產有殺無賠的何鴻燊,可見這次玩上跨國百家樂,豪客籌碼再多,也都不由自主,難逃鎩羽。
富豪極速瘦身,即獲各大報章大肆宣揚,悲喜交集。以百分比論,損失相若者,其實比比皆是;當然巨人遇溺,頂多不過是嘔幾啖鹹水,相比於大眾之近乎沒頂,簡直是天淵之別。這就是為何富豪可以視富貴如浮雲,將損失當成無常,普羅大眾就要眠亁睡濕地掙扎求存,不時為升跌百點賺蝕數千而誠惶誠恐。
近日城中也鬧得熱烘烘的事件,就是電訊盈科「君臨天下」式的私有化計劃。此事進一步凸顯貧富強弱的鴻溝:曾為IT新貴的他,憑着財技翻雲覆雨,化整為零,現買現賣,不但教一眾股民的畢生資產瞬間蒸發,也令一眾股東的忠貞不二灰飛煙滅。小股民勢孤力弱,惟有吭歌,惟有抗議,妄以人海力抗對方齊上齊落的機械化戰術,可恨寡不敵眾,吭歌變楚歌。對方之不費吹灰不用分毫,活像三國諸葛亮僅憑巧奪兵符,便盡得荊州,對一眾小股東而言,是名副其實的「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傍晚聽到小股東致電電台,悲從中來,無不感嘆萬千。
兩宗與富豪有關的新聞,前者顯示富豪不過是人,後者反映富豪近乎是神。奈何,公眾只見富豪有人的脆弱,卻未見他們有神的道德。本是同舟,有人拿着湯碗,一瓢一瓢地倒去滲進船裏的海水;另一廂卻有人起勢割帆鋸木,落力為自己造隻舢舨,甚至是小船。聽着他們跟自己一樣「唏!何!唏!」真的以為大家在同舟共濟,共度時艱。
看看香港的低層和中產,贏就瘋狂,輸就張惶;只有誠恐,不見從容。同為時代的過客,他坐擁幾世都花不完的身家,你就有一世都未必還得完的債。這裏不過是他的一塊封地,卻是你代代寄居的家,你很難要求他跟你同心同德,一齊種瓜得瓜。
上述道理,某些香港人即使想得通,也未必想得開。更多的,是甚麼都不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