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一刀 香港博客
剛圓寂的台灣聖嚴法師以「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來作為法鼓山道場的堅持,他希望這對台灣社會有一定的轉化提升,意思是直指我們自己,自身去提升便會最終人人提升,遍及整個社群,再廣至社會、城市、國家、世界。
這個理念,可能就是今天能「救」香港或者說「渡」香港的方向,香港需要香港人品質提升,建設一個香港淨土。特區政府十多年大叫大嚷要搞活經濟,以為經濟一好香港必好,根本完全不合今日的香港時宜。搞經濟是中國大陸的一套,香港早在八十年代已經經濟基礎完備,那時歌舞昇平,香港人人風風光光,受到其時內地人的敬佩。
官員領導缺視野
回歸後,一浪接一浪的衰退,令香港亦傷及元氣,慢慢不復當年勇,更甚者是無形之手越來越令香港大陸化,內地人已不再看重香港人的富裕,因為內地人和香港人已經越來越沒有差距,甚至可能內地人比香港人更具消費能力。今天反而是香港人要仰內地消費者鼻息,因為香港整個城市已經停留在風光八十年代之後原地踏步,而領導香港的那班假摩西(特區政府的大小官員),以為香港搞活經濟便可以回復當年風光,這種沒有視野的領導力,注定香港沒有好運行。
在下以一點細緻觀察來看香港,今天香港隨街可見年輕女性手夾香煙吞雲吐霧,男人亦然,這情況跟內地有相似但亦不完全一樣,內地少有女性在街頭夾煙吞雲吐霧場面,男人則當然比香港更盛。至於台灣,在下觀台北、台中和高雄,女性在街頭抽煙是甚少的。何以香港女性會如此別樹一格呢?
這一點可見到香港在步向甚麼樣的社會,也許不應該形容為「低品味」,但至少是人的品質需要提升。也許大家會說是大環境和傳媒影響香港人,但更恰切是有甚麼觀眾才有甚麼節目和話題出現。假如人的品質提升了,便會開始找其他東西娛樂,那麼大眾傳媒便也會提升其品質。
「粗鄙」當「有型」,是今天整個香港的情況,過度懷念昔日的大哥攬女尖東橫行社會,以為這就是所謂「旺」的香港,實是一個錯誤,那只是時代的一個發展。一個經過風浪的社會,必須慢慢學習心境的修養,否則只會心生不忿,粗鄙惡相便應惡趣而生,貪婪無道,那樣何來品質可言!
港人宜提升自身
提升香港人的品質是一個不簡單的社會問題,但若沒有提出,一味說要搞活經濟,那不過是做秀,救不了香港。人的品質提升便會相對有新方向的店舖出現,市場便會有新方向新出路,例如書店、音樂創作、品味咖啡店、藝術店、宗教場所等等事物便會有生存空間。這方面香港比內地有優勢,因為香港底子深厚,正如龍應台女士所寫,香港人的sophisticated是其他城市沒有的,而這就是我們香港人的本錢。至於如何提升香港人的品質,其實是不需要摩西指點的,正如聖嚴法師的堅持:「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人」的意思更直指我們自己,自身去提升便會最終人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