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0年代反貪污捉葛柏到回歸後的公屋短樁醜聞,大貪官的數簿、故意偷工減料的「神仙呎」,見證香港貪污問題演變。廉政公署將會在開放日首次展出80年代佳寧案的公司數簿、沙田愉翠苑的短樁模型及「豆腐渣樁柱」等重大貪污案的關鍵證物。
70年代,總警司葛柏被揭貪污潛逃,催化了廉政公署74年成立。葛柏75年被引渡返港受審,判監四年。廉署的展覽館將會展出葛柏數簿的複製本,當中詳細紀錄了大貪官從不同地區賭檔、妓館、毒窟收受賄款的資料。80年代佳寧案涉及騙款66億元,廉署展出的真實版佳寧賬目紀錄,單是一宗交易也動輒逾億元,還有已變成廢紙的佳寧股票。
展出警隊升級試貓紙
90年代,警隊爆出警長升級試試題外洩事件,廉署發現主持考試的總督察,將資料洩露給一名任「中間人」的警長。市民可在展覽中,一睹當年的手寫「貓紙」,重溫當日的警察是如何作弊。99年至01年先後出現多宗公屋短樁事故,廉署特別製作了沙田愉翠苑的短樁模型,整幢樓36支樁柱,只有四支符合規定的深度。幸而問題樓宇已被拆卸。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