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民主黨和共和黨領袖就壓縮刺激經濟方案的規模達成共識,由最初建議的9370億美元(下同)削減至7800億,協議將有助方案及早獲得通過。由於所有共和黨議員於眾議院投下反對票,市場曾擔憂在參議院中擁有56議席的民主黨,難以取到所需60票通過方案,令救市計劃受阻,如今料可放下心頭大石。
不少經濟學家質疑政府大灑金錢所能起的成效,但無論如何,為患了重疾的病人注強心針,總比蹺埋雙手甚麼也不做為妙。
壞銀行構思傳夭折
市場更加關心的,是財長蓋特納今日公佈的振興金融業方案。布殊政府申請的7000億「頭痕資產紓緩計劃」(TARP),已用去超過一半,投資者關注接手的蓋特納如何修補計劃,善用餘下資金。
成立TARP的原意,是向銀行購入有毒資產,好讓銀行卸下沉重包袱,輕裝重新上路,其後保爾森擅自更改撥款用途,效法英國入股銀行,引致國會極度不滿。由於注資銀行效果不彰,決策者又重提設立「壞銀行」管理金融體系內不良資產的構思。不過,經過一番研究,始終無法解決有毒資產的定價問題,兼且所涉金額可能多達數萬億,成本過高,故上周又傳出壞銀行的構思可能夭折的消息。
早於保爾森追隨英國入股銀行時,冠一已讚揚決定明智,並提出有毒資產難以公平定價的問題。最終無法解開死結,只是由於黑洞深不見底,並非成立壞銀行做法優於直接入股銀行。即使設立模型去為不良資產計價,亦無法做到面面俱圓,走回頭路只會進入倔頭巷。
據悉,最新的構思是參考拯救花旗和美銀的做法,透過吸納優先股進一步向銀行注資,並為不良資產提供擔保。雙管齊下的做法有熟口熟面感覺。英國早前亦再向銀行體系注入1490億,並成立機制讓銀行為有毒資產買保險。英國始終是金融業鼻祖,面對危機,往往能開風氣之先,一抓便抓到痛處,未竟全功,只是傷口太大。
蓋特納所提方案若令市場滿意,美股勢可延伸反彈勢頭,有利港股後市表現。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