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下班時分總看到男男女女穿着「渣打衫」練跑,無錯,今天正值舉行馬拉松,但原來1月31日及2月1日渣打已於維園舉行了一場「小小馬拉松」,當中的選手更是約10歲的小學生兼且不用1小時已能完成10公里路段,分分鐘跑步技巧及氣量叻過大人多多聲,真係咪話小兒科!
記者:蘇麗珊
攝影:陳盛臣(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小小馬拉松唔使1小時
「小小馬拉松」實際是讓600位參與「馬拉松101教育計劃」的中小學學生初嘗馬拉松滋味,雖只200米路段(真正渣打馬拉松是10公里或以上),但小孩在活動中同樣以隨身步速器為自己計時,大會再利用完成200米路段的時間來釐訂他們跑10公里的時間,當中成績彪炳的陳潔嵐及區令兒均在1小時內完成。要知道成人在10公里賽須於2小時內完成,一般跑1.5小時,果然大人渣過細路哥!
潔嵐唔服輸影響爸進修
外表斯文的潔嵐,實際是每年參與7、8個田徑賽的跑步健將,潔嵐爸爸說:「佢細個已學芭蕾舞及溜冰,3年級老師提議佢參加田徑隊跑步,我就由佢揀,一玩就年多,成績仲幾理想。」在爸爸眼中,女兒獲獎與否是其次,「最重要係佢做咗田徑隊隊長後,開始學懂照顧他人,尤其係比佢細7年的弟弟;而且多做運動也明顯長高了。」自言是女兒背後的男人,陳爸爸每每充當司機、阿四一角,但陳爸爸也樂在其中:「潔嵐跑步唔服輸的心態影響了我很多,見佢咁努力,我都在數年前開始進修碩士課程。」潔嵐亦自覺田徑運動令自己少了病痛,而且認識了更多同好。
令兒愛跑步親子在跑道
師妹令兒在爸爸影響下,由小到大已接觸跑步,區媽媽說:「佢爸爸是田徑人,一有時間就帶女兒跑步,到了4年級更加入學校田徑隊。」令兒參加田徑比賽多了,自此,便成一家四口的親子活動。「星期六、日我哋會約埋其他小朋友一齊練跑,我就充當保母,抹汗、遞水,比賽時則變成Fans,而爸爸就係佢田徑顧問,細佬又會陪佢一齊跑。」區媽媽更表示囡囡自田徑賽獲獎後,自信心多了,由怕醜妹變滔滔不絕的活潑女孩。「囡囡性格上的改變及田徑場上的成績亦令我很滿足,我每次去睇比賽都會錄低。」令兒還說:「我唔會去計較每次比賽有無獎,只係希望每次跑步的時間比上次快,與自己比賽。」年紀輕輕的她比大人更懂事,更看得透。
小小馬拉松VS大人馬拉松
田徑隊的訓練導師劉Sir表示大人與小朋友的馬拉松最大分別是在於距離。「孩子因身體機能關係不能參與10公里或以上路段,一般而言,16歲以上、沒患嚴重毛病者均適合參與真正馬拉松。」裝備則沒大分別,須穿舒適跑鞋及運動衫褲。「謹記賽前兩小時適量進食並飲200cc水,而在訓練及比賽期間也應適量飲水。」不論大人或小孩,跑前都須作20-30分鐘的熱身防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