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普京偷襲奧巴馬 - 盧峯

探針:普京偷襲奧巴馬 - 盧峯

上任還不到兩個星期,奧巴馬就不得不承認自己screwedup(搞砸了),就不得不為自己在提名官員時的錯誤認衰。
當然了,提名的官員一個接一個因瞞稅漏稅出事,辛苦建立的清廉清新形象受損,管治班子又遲遲未成軍,奧巴馬可真的是screwedup。
還好,奧巴馬的超人氣並沒有受到明顯傷害,美國選民對他的好感、信任及興奮仍然濃烈,今次screwedup的影響不算大,也不會持久。甚至可以說,把有漏稅行為或與利益集團有特殊關係的官員及早除去比勉強讓他們留下好得多。以達施勒這位中箭落馬的候任衞生部長為例,他的顧問公司擁有大量不同客戶,當中包括醫療保健公司、教育團體等。若果奧巴馬勉強保他過關,再由他全力推動被視為奧巴馬「新政」重點的醫療改革,這些特殊關係將會不斷被炒作質疑,令達施勒及奧巴馬政府忙於救火而不是推動改革。在長痛不如短痛下,及早棄車保帥對奧巴馬更有利。
任命官員時固然一再「蝦碌」,奧巴馬政府在外交上也碰了壁。盡力透過外交途徑與伊朗接觸,改善跟伊朗的關係是奧巴馬對外政策的新招,也是他跟上任喬治布殊政府劃清界線的標記。只可惜奧巴馬向伊朗伸出的橄欖枝得不到甚麼正面的回應。前幾天國務院宣佈美國女子羽毛球隊將應邀到伊朗參加比賽,並表示期待伊朗隊在七月回訪。誰知這個有機會成為中美「乒乓外交」翻版的美伊「羽毛球外交」未開始已夭折,伊朗政府在最後關頭拒絕發簽證予美國隊,令羽毛球隊及奧巴馬政府空歡喜一場。
拒發簽證也許是伊朗內部強硬派與務實派權鬥的結果。但從「羽毛球外交」夭折可以看到,奧巴馬要改善跟伊朗的關係不但要克服美國內部的反對力量,更要提防伊朗內部的派系鬥爭。
不過,最大的外交挫折還是來自俄羅斯的偷襲。正當奧巴馬密鑼緊鼓準備增兵阿富汗清剿塔利班及阿蓋德時,俄羅斯突然宣佈增加對中亞國家吉爾吉斯的經濟援助,並藉此迫使吉爾吉斯關閉美國在當地的空軍基地。要知道吉爾吉斯是美軍特別是空軍向阿富汗開展軍事行動的重要基地,關閉有關基地將大大削弱美軍的活動能力。另一方面,把吉爾吉斯接回俄羅斯懷抱,等於把中亞地區特別是幾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重新納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這不僅減低俄國所受的威脅,更提升她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
對奧巴馬來說,一個狡猾、出手快而狠的俄羅斯帶來大量外交麻煩比伊朗更大!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