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星期買金的遭遇差不多,今次港股又是先博中一個小突破,然後價位大幅回吐,買得早仍然有得贏,但比高位利潤已是水瓜打狗。
不沽黃金是完全沒有後悔,繼續留守去博更高位,唯一是轉移部份好倉至認購期權以防萬一,但股票則沒有同一分死守的信心,是繼續偏向造好,那些表面有利的條件沒有消失,可是萬一看錯,在股市撤退難度頗高。考慮到反攻後確定了13500是短期阻力,限制上升的空間,而看錯的機會率亦不算低,午市便慌忙減持,只保留部份貨底作基本注。
13000失守造淡港交所
心情是相當失望,自己極少看好,今次是罕有大注,原本劇本昨日高收13500,再三扒兩撥飛上14000,這個月便足夠交數,然後從容笑看金價能否錦上添花。現在就算大市仍是上升,回報也已因為減注而差天共地。不過投資是看機會率,不能固執己見,既然認為上升機會由七成半降至六成以下,減低好倉控制風險是理所當然。突擊失敗,迅速重新增持現金,是以前未必會做的策略。以現今環境,一個月打出2%已威震江湖,而要積小勝為大勝,前提是先防止大敗,意氣用事繼續死守,如果因而招致大敗,會嚴重打擊信心。欠缺方向感,一個策略是等待,恒指再穿13500重新再追,又或者失守13000,就主力攻擊開始有大行調低評級的港交所(388),在中間位便只以基本注迎戰。
黃金處理方法有異,是國債崩潰的風險一直存在,根本不是看甚麼通脹保值,大部份買金的人心態不是求贏,而是不求大輸。實質上不外是一叠紙的美國國債,近兩個月內大跌逾一成,這個明顯的趨勢是不宜忽視,長期讀者如果肯信筆者買金,也不是890美元開始,大家都很好彩靠黃金減低了海嘯中的損失。萬一有國家被調低評級,或者美國國庫債券再跌5%以上,金價動力便會增強。
黃國英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港交所(3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