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 時事評論員
「劍橋怎可以賣身投靠這個獨裁者?」一個二十七歲的德國籍青年,在劍橋的溫家寶講座中擲鞋,被控擾亂公眾罪,下周二出庭。
上次伊拉克記者向美國總統擲鞋,國內的著名通訊軟件上,立即「應景」出現了擲鞋的表情符號,憤青人人爭相慶祝,國內與香港媒體大字標題報道,不少人還對布殊的身手敏捷恨得牙癢癢的,問:「為何擲不中?」
上綱上線為卑鄙伎倆
從英國警方的控罪判定,當事人只是示威,而非襲擊,因為沒有使用其他具殺傷力的物件。有布殊回應的先例,中國理應比布殊的回應更高明,偏偏堂堂的總理與外交部,居然把一件小事,上綱上線到「破壞中英兩國人民友誼」的「卑鄙伎倆」,和布殊事件一比較,為何美國總統拿得起放得下,中國政府卻反應激烈呢?
為甚麼表面上牛仔作風的布殊,在避開面前的兩隻鞋之後,卻仍然可以談笑風生,還有即時的急才,笑笑口說是十號鞋;反之鞋擲溫家寶,遠在目標一米外,根本沒有殺傷力,正是向世界各國示範中國政府的開明與開放的一面的免費宣傳機會!結果呢?口出惡言批判,小事化大的中國外交部,實在是外交零蛋,如果周恩來再世,必定吐血身亡且死不瞑目。
憤青的邏輯很奇怪,當他們為擲美國的民選總統兼元首布殊,甚至九一一恐襲拍爛手掌時,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是擲美國的人民,殺美國的百姓;可是溫家寶遇鞋,他們就說成是中國人民受侮辱──不會吧?中國人那麼容易被侮辱嗎?
首先,溫家寶不是民主選出來,他無權代表全中國人民;其次擲鞋者的動機是反對劍橋向「獨裁者」獻媚,這是針對劍橋校方及獨裁政權,而非針對中國人民!如果擲鞋就等如侮辱了中國人,那麼憤青們這幾個月侮辱布殊的一切,對美國人的感情傷害又如何計數?同樣一件擲鞋,國內的網站也是雙重標準,搜尋「擲鞋」,只可以找到擲布殊,卻不能找到擲溫家寶,為甚麼?說到底,這正正是那年輕人擲你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仍然是一個獨裁政權呀,連領導人被擲鞋,也不能公開討論,討論區的帖子,一個一個被網管刪除,對中國人最大的侮辱,莫過於此。連討論總理有沒有被侮辱的自由,都要身處外國才可以有。
憤青以為全世界講錢
憤青最大的悲哀,就是以為中國富強了,全世界的價值觀就應該和他們一樣見錢開眼;數着數着,錢呀錢呀,甚麼餓死法國人,買起美國人,說得口沫橫飛,卻永遠不明白,當你國家仍然是一個獨裁政權,充其量就只能得到蘇聯和納粹德國的待遇──在西方眼中,當年的蘇聯比起今日的中國,強得多了!人民沒有自由,沒有民主,沒有法治,這種原罪是永遠用多少錢,都無法洗脫的──就和當年的納粹德國一樣,只會叫人害怕,不會叫人喜愛。就和清朝中國人頭上那根辮子一樣,在割走之前,永遠都是恥辱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