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聯想集團(992)上季慘蝕9671.9萬美元。面對金融海嘯,迫使隱居幕後四年的集團始創人柳傳志出山,再執掌聯想非執行董事會主席一職,旨在將發展策略「弄得更明確一些」﹔原執行主席楊元慶則退回首席執行官,強攻中國和新興地區的電腦消費市場。
記者:余志浩
月前敲起盈利警號的聯想,趁昨日派發第3季度成績表之際,宣佈管理層再來一次大執位,64歲的柳傳志退而復返,身在美國的他接受新浪網電話訪問時坦言,經濟危機對集團打擊會非常大,皆因其國際大客戶正削減資訊科技(IT)支出及裁員,「董事會希望我來擔任(主席),畢竟我可能見的風浪多一些,能夠替楊元慶分擔工作,使他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業務上」,故「義不容辭」重登幕前。
楊元慶轉做首席執行官
早前盛傳楊元慶會被上市公司「叮走」,柳傳志在言談間處處維護這位愛將,且仍然寄予厚望,欲攜手帶領聯想成為國際公司,看似是澄清有關傳聞。
柳傳志說,聯想業務基礎正是中國及新興市場業務,為未來全球發展做好準備,「而這一塊業務的發展,最適合的領導人應該講還是楊元慶,他對中國的業務和新興地區的業務更熟悉。」
柳傳志及後與楊元慶一起出席季度業績電話記者會議,稱兩人過去20年已建立工作默契,過去3、4年亦是共同學習經營國際企業之道。楊元慶則強調,一連串人事變動不會對集團發展方向帶來影響。
洋人總裁約滿辭職
另外,一紙3年期服務合約屆滿的阿梅里奧(WilliamAmelio)辭任聯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但獲委任為集團特別顧問直至今年9月底。
有外資分析員認為,過往聯想管理層的市場反應較慢,導致市佔率增長遜於預期,今次柳傳志復出總算是好消息,讓楊元慶專心拓展目標市場。
被傳媒稱為中國IT企業「教父」的柳傳志,於1984年以40歲之齡帶領10名技術人員,獲中國科學院出資20萬元人民幣創立聯想前身的「中國科學院電腦所新技術發展公司」,一手一腳將集團打造成多元化企業。2005年4月,聯想完成收購IBM後,柳傳志便辭去董事會主席及轉任為非執行董事,將「命根」交託予楊元慶,自己則留任母公司聯想控股總裁。
聯想管理層大執位
人物:柳傳志
原職位:非執董
新職位:非執行董事會主席
人物:楊元慶
原職位:執行董事會主席及執董
新職位:首席執行官及執董
人物:阿梅里奧
原職位:執董、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新職位:特別顧問,任期直至9月底
人物:RoryRead
原職位:全球營運高級副總裁兼美洲區代理總裁
新職位:總裁兼首席營運官
註:RoryRead曾於IBM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