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春假後、甫進牛年即連升三日的內地股市,昨早段雖跟隨外圍造好,滬綜指一度攀上2149點高位,但午後市傳招股活動捲土重來,大市掉頭向下,全日收2098點,跌0.46%;深綜指走勢相若,低收644點,跌1.28%。
內銀紡織股急回吐
雖然滬深兩市逾70%股份報跌,但成交再增13.5%至1896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今年以來新高,反映大市正在整固。下跌股主要涉及較早前暴漲的內銀股和紡織股,因紡織業出口退稅僅增至15%,非預期上限;而工行(1398)1月信貸增長逾2500億元,票據融資佔半,亦引起投資者擔心銀行業呆壞賬增加。
《上海證券報》報道,今年431家內企限售股全部解禁,是去年的6倍,意味三成企業股票「全流通」,將減輕股民對「大小非」沽壓的憂慮。
外資唱好 保險股搶鏡
近期市況回暖,外資大行調升保險業評級,平保(2318)和國壽(2628)A股飆4.6%和2.3%;煤炭股普遍上揚,因內地焦煤1月份價格小幅上漲,本月亦穩定,神華(1088)和兗煤(1171)A股齊升逾2%。
電力股華能(902)和華電(1071)A股亦上升,但行業增長前景仍令人憂慮。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用電量增長5.23%,但今年增幅或再降至5%。